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We Are the Ocean翻譯心得講座

文/黃郁倫 圖/洪崇維

「你可以主張擁有一塊土地,但你不能對海洋做這種主張,你能說的只是我們屬於海洋。」大洋洲地區重量級思想家與作家艾裴立‧浩鷗法(Epeli Hau'ofa)經典文集We Are the Ocean中譯本在12月中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及文化部聯手出版。卑南遺址公園在3月2日星期六,邀請到譯者--也身兼大洋洲研究學者--林浩立與黃郁茜解析浩歐法作品,也分享翻譯心得。

  此次翻譯工作細膩且具巧思,例如一改過往台灣學界慣用的「郝歐法」,改為更具海洋意象的「浩鷗法」、詼諧幽默地指涉了肛門意象的作品名稱,巧妙地譯為「親親我的寶貝」。浩鷗法不斷遷徙的經歷導致認同難以固著一地,加以他身份上的多重,這些造就了他領悟到從海洋作為包容性的認同,並追求書寫的自由。

譯者講座後,遺址公園的草地上接連放映大洋洲影片《鯨騎士》以及《康提基號》。希望透過影像這個媒材,推動史前館「世界南島文化在臺灣」的新目標任務。

浩鷗法-洪崇維攝
浩鷗法-洪崇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