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話題 • 話語

多元觀點不必然和平:評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歷史」

文/黃郁倫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以下簡稱ICOM)將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訂為「博物館與爭議歷史:在博物館講述那些難以言說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不只強調了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成為促進不同人群之間和平關係的匯聚點,同時也提倡了一個理念:接納有爭議的歷史是邁向和解與共享未來的第一步。

1

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海報。圖片來源

ICOM進一步說明,人類的歷史向來具有爭議,而有爭議的歷史使人費解、難以消化;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歷史,正是今年主題所關注的思考。之所以選擇在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爭議歷史,是因為ICOM鼓勵博物館主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透過調解、提供多元觀點等和平的方式來討論歷史傷痛,使禁忌的話題不再是禁忌,也使人們有機會對彼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2017)。

和諧與和平,是ICOM重複倡議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至少反映在2010年的主題「致力於社會和諧的博物館」(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以及2000年的主題「致力於社會和平與和諧的博物館」(Museums for peace and harmony in society)。今年,和諧或和平雖然並不直接呈現在主題上,但從ICOM的說明可見它們再次作為今年度的核心關懷。

對於ICOM公布的主題,我一方面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它呼應了我這一兩年所關注的題目:原住民博物館強調述說真相的敘事方式,透過直視歷史傷痛來撫平創傷。但另一方面,卻對ICOM在字裏行間所顯露的立場——以難以言說與禁忌來形容爭議歷史,以及將多元觀點視為和平的方式——有所懷疑。

我們已普遍接受這個概念:歷史並非真相,而是勝者的片面書寫;歷史的爭議,正是由此而來,是受到歷史修正主義者(historical revisionism)挑戰的歷史。因此,ICOM在此所謂爭議的歷史,說穿了,是以敗者立場提出異議,藉以達到歷史的平反與修正。勝者的歷史受到挑戰後,緊接而來的,通常是擾亂秩序,產生模糊,引起焦慮——這些皆背離了傳統博物館所存在的目的。傳統博物館是為建立秩序而設立,為製造知識而存在,當秩序受到擾動而知識無法建立時,博物館作為文化機構要如何感到自在,是現代博物館仍相當生澀的課題。

舉例來說,美國博物館史上相當著名的展示爭議案例「Enola Gay」,是美國國立航太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在二次世界大戰終戰50週年前夕所籌備的展覽,展名直接取自1945年於日本廣島上空投擲原子彈的飛機名字。儘管準備過程已有立場不同的各群體互相辯論,但由於無法達成共識,因而淪為表面意見的平衡(黃旭 2012;Gieryn 1998)。策展人Tom Crouch 在1993年的筆記寫下他與館長Martin Harwit的對話,Crouch問Harwit:「你想要一個讓退伍軍人們感受良好的展覽,還是要一個展覽可以使觀眾思考我們對日本投下原子彈所造成的影響?坦白說,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同時做到。」(Meyer 1994)這個例子說明了航太博物館在展示籌備期間,已經意識到Enola Gay可能引發的爭議,但由於館方無法擁抱爭議所產生的模糊空間與無解狀態,再加上受到軍政體系以及退役軍人所給予的壓力,最後所推出的版本,仍引起反核、反戰,以及日裔社群的反彈。展覽最後被迫撤銷,館長下台。

我同意Crouch所說的,兩造意見無法同時平衡地傳遞給觀眾。這令我想起多年前與同事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籌辦青少年教育營隊時,在某次討論會上,針對哪些部落適合參與下一次合作時,我們發表各自的看法。由於當時沸沸揚揚的核廢存放問題以及部落年輕人組織的成熟度,有人提了A部落,認為西部的年輕人能夠透過營隊理解A地年輕人在家鄉所面對的議題。這個提議,引起了一半在場者的憂慮,認為我們不該在此刻就讓營隊學員無從選擇就面對接受A部落的立場,但包括我在內的另一半則認為,在媒體資訊失衡的情況下,提供管道讓西部學生有機會更深切理解重要議題的在地觀點,其實是可以接受的。最後這個提案無疾而終,但我始終對那次討論念念不忘。

Crouch的判斷,也讓我想起美國國立美洲原住民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簡稱NMAI)在開館後所遇到的評論。曾在NMAI工作過的博物館學者Amy Lonetree,身為美國原住民,她指出當NMAI要處理爭議性主題、敏感話題、衝突立場時,在創館宗旨所秉持多元發聲(multivocality)的概念下,策展人通常是把各種觀點並置。但她發現,事實上,原住民的立場卻在衝突、矛盾的爭論中,在大雜燴般的各種觀點之間被掩蓋過去(Lonetree 2012)。

我對於ICOM在字裏行間所顯露的立場,有所保留;ICOM以難以言說與禁忌來形容爭議歷史,並聲稱多元觀點是和平的方式——它看似進步但又保守。第一,若我們打從心裡修正了傳統博物館存在的目的,不再自詡為提供標準答案的知識產出者,則爭議歷史就不會是禁忌,也不會難以言說。爭議本身並不是困難的原因,困難之處應該是在於修正後的歷史揭露了羞愧的(shameful)或傷痛的(hurtful)過往。

第二,將多元觀點的納入視為一種和平的呈現手法,是過於天真的誤會,因為它理想地預設了觀眾可以不帶任何偏見和立場,中立接收所有被呈現的資訊,自行進行客觀判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同意見者手持各自的事實(fact),這些事實能開啟對話,但不必然達成共識,也不保證能拼湊出真相(truth)(黃旭 2012)。

相較之下,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簡稱AAM)的口氣顯得更為堅定。AAM在今(2017)年1月於網站上發布〈成為說真相的人。提倡博物館存在的價值。〉(Be a Truthteller. Advocate for Museums.),是年度「博物館倡導日」(Museum Advocacy Day)的宣傳文章。任職AAM的作者Gail Ravnitzky Silberglied認為博物館應致力於扮演述說真相的角色,她藉此呼應我們所處的「後真相」(post-truth)時代。

「後真相」是牛津字典選出的2016年度詞彙,「後」字表示的是不再重要之意,而「後真相」一詞反映的正是2016年假消息散播快速的事實(Silberglied 2017)。牛津字典解釋其字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我同意所謂真相或許並不存在,而是一個不斷趨近的理想性概念,但Silberglied的這篇文章並無意討論何謂真相,不論如何被定義,她所倡議的都仍是博物館應該以述說真相為自我期許。這說法靈敏地回應了變動快速的社會現況,同時賦予博物館更大的社會責任,不再只是如ICOM所說的,作為呈現多元觀點的匯聚點而已。換句話說,也許博物館無法逃避,而是勢必必須在面對爭議時,誠實反問自己的立場。

參考資料

黃旭
2012 〈博物館與爭議性主題〉,《博物館學季刊》26(3):5-6。
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201207_05.pdf

Gieryn, Thomas F. 
1998 “Balancing Acts: Science, Enola Gay and History Wars at the Smithsonian.” In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Museums, Science, Culture. Ed. Sharon Macdonald, pp.197-228. New York: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2017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Press releases.” Accessed May 7, 2017. http://network.icom.museum/international-museum-day/press/press-releases/

Lonetree, Amy
2012 Decolonizing Museums: Representing Native America in National and Tribal Museums. Chapel Hill, NC: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eyer, Eugene L. 
1994 “Revisionism, revised.”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50(6):4. 

Silberglied, Gail Ravnitzky
2017 “Be a Truthteller. Advocate for Museums.”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January 17, 2017. Accessed May 7, 2017. http://futureofmuseums.blogspot.tw/2017/01/be-truthteller-advocate-for-museums.html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