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參加「臺灣海峽兩岸及相關區域考古學和遺址保存國際研討會」紀要

文‧圖/張至善

美國夏威夷比夏博物館(Bishop Museum)於2013年1月12日至1月15日舉辦「臺灣海峽兩岸及相關區域考古學和遺址保存國際研討會」,邀請中國、臺灣兩岸及國際研究學者針對海峽兩岸及相關區域之考古學和遺址保存進行學術研討。此次本館研究人員獲邀與會,顯示本館相關研究已受世界囑目,在推動本館國際化能見度及相關考古研究推展上具有重要之意義。

研討會相關主題包括「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文化的擴散」、「考古和遺產的保護」、「臺灣海峽兩岸考古」和「超越臺灣海峽考古」等四個主題。共有14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夏威夷的專家學者參加。茲將與會學者報告內容擇要記錄如下,與大家分享。

首先,由夏威夷大學語言學系教授白思特(Robert Blust)以語言學的證據,探討臺灣為南島原鄉的觀點提出了論點。為什麼「出臺灣」(out of Taiwan)?他認為南島語族起源的「出臺灣」假說近年來已是家喻戶曉,吸引了學者、一般教師以及影片製作人的注意。它同時也招致許多批評,多半是由於這些人缺乏技術知識去了解它的觀察基礎。白思特教授於演講中解釋語言學分支的基本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如何決定主要擴散中心(原鄉)。之後,簡要報告語言學傾向臺灣為南島原鄉的主要觀點,以及為什麼其他假說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證據。

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羅雷特(Barry Rolett)則從中國東南稻米農業的擴散,研究該地區5000年前的農業狀況。他發表的題目為「中國東南稻米農業的擴散:考古學證據」,發表內容說明一般認為稻米農業在五千年前從長江三角洲原鄉地區擴散到福州灣,甚至到珠江流域。然而,海岸地區到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稻米農業的植物考古證據卻很稀少。

比夏博物館展示廳

比夏博物館展示廳。

另一個評估稻米農業經濟重要性的方法是分析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因為早期生產多餘農產品時,農民通常會用以畜養豬隻。他在本研究比較田螺山、黃瓜山、村頭遺址已發表及未發表的獸骨資料,以了解是否有畜養家豬,以此與其他證據評估這些遺址的農業狀況。

本館研究助理張至善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助理鄧學思,分別從「由構樹的親緣地理學追蹤樹皮布文化的傳播」和「從考古學的角度研究樹皮布在東亞地的起源」兩個不同面向,分析了樹皮布文化的傳播,探討南島語族遷移的相關線索。

樹皮布曾廣泛分布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探討這種無紡布的起源及擴散,考古資料具有重要的意義。古代的樹皮布極難保存,因此,製作樹皮布的石拍工具,便是樹皮布文化研究重要的根據。鄧聰曾就環珠江口、越南及臺灣三處地區 100多處地點出土的 300多件樹皮布石拍,進行全面整理。近年,珠江流域考古的發現顯示,樹皮布文化的起源很可能是在南中國嶺南的範圍。廣東地區史前的石拍,代表中國以至東亞地區已知年代最古老的樹皮布文化體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臧振華,以「臺灣水下遺產的保護」為題進行發表。臺灣是位於臺灣海峽中部的島嶼,由於它的戰略地位,長期以來推測島嶼四周水下必有許多文化遺物。為了保護這些水下遺產,自2006年起,中華民國文化部出資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澎湖群島附近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發表中介紹臺灣政府對水下遺產保護所做的努力,並呈現臺灣過去6年來水下考古的成果。

製作樹皮布的石拍工具。圖為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出土的石拍

製作樹皮布的石拍工具。圖為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出土的石拍。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教授陳瑪玲,以舊社的探勘、調查研究,呈現如何透過地景取向的考古學研究,提供當地部落民眾參與考證過去部落的歷史。發表題目為「舊社:與過去及現在,從研究到保存的對話」,研究對象是位於臺灣南端屏東縣牡丹鄉的高士村,這是臺灣原住民南排灣族的村落。

根據口傳,高士村的排灣族人經七次遷村才移居到現址,幾次遷移所遺留下的石板屋舊社聚落蘊含了豐富的歷史和傳說,是極為珍貴的文化資產與考古學研究材料。這個研究也營造了村民在舊社尋根、再造記憶的情懷;同時,3D資料攫取技術的運用,在遺址的保存與未來的研究上呈現了另一種可能。

國立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屈慧麗,以臺灣臺中地區史前文化和古環境的探討研究進行發表。根據地層紀錄,臺中盆地在過去數千年來一直都呈現辮狀河系環境,雨季時經常產生氾濫作用,造成河道兩側、河間高地氾濫。研究也透過考古遺址的探坑斷面、土壤及地層鑽探研究,顯示臺中盆地的地下地層以厚層礫石堆積為主,只有地表以下大約 2-3 公尺是較細砂質或偏泥質沉積物,說明此地過去是以辮狀河系的堆積環境為主。因此目前的相關證據皆不支持過去學者所提出臺中盆地曾經是湖泊環境的看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古系教授張居中以「小黃山遺址」探析中國東南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人群的生存方式。除了植物、陶片的證據以外,石製品岩性研究表明,小黃山先民製作石器的原料大多為就近取材,反映其對周圍生存環境的認識不斷加深,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此研究為揭示小黃山先民生存模式提供了珍貴線索與依據。

比夏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焦天龍,以最近對福建幾個青銅時代遺址的研究,提出中國東南沿海早期青銅時代的新認識。中國東南沿海青銅時代早期有著獨特的物質文化,遺物風格與技術的區域特徵非常明顯。考古證據顯示,本地區的聚落模式與社會發展過程也非常特殊。東南沿海青銅时代不同族群與內地強鄰之間不斷增強的交換網絡及互動,在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近對福建幾個青銅時代遺址的發掘研究,發現許多新的材料和信息,為重新認識青銅時代早期(ca. 2500-3500 BP)中國東南沿海區域間經濟文化關係提供了新基礎。這些新發現也為我們重新對本時期臺灣海峽兩岸的互動模式提出了挑戰。

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勞爾(Adam Lauer),由顱骨形態特徵看臺灣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人群的親緣關係。臺灣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人群有相似的文化特徵,包括以海洋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及貿易網絡、採集與海湖漁撈、陶器與石器的製作技術,以及低密度的植物耕種。由於缺乏人骨材料,這些人群與年代最早、位於杭州灣南岸的河姆渡文化之間的親緣關係尚未被檢驗。

他的研究以閩江三角洲曇石山文化與臺灣西部大坌坑文化大約同時代的顱骨(ca. 5000-4000 BP),以及年代較早的杭州灣河姆渡文化(ca. 7000-5000 BP)、珠江三角洲(ca. 6500-3500 BP)的顱骨檢視彼此間空間與時間的關係,並估算基因距離。結果顯示,曇石山與大坌坑樣本之間的關係較近,與河姆渡、臺灣鐵器時代以及現代臺灣原住民較遠,而珠江樣本則與所有樣本的關係最遠。

中國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丘剛,主要分析史前時期海南與周邊地區的文化聯繫。海南島史前遺址出土的器物特徵,明顯受到華南大陸特別是廣東珠三角洲同類遺址的影響,而海南島史前遺址中經常發現的有肩石斧,在與北部廣西省海灣或南海之隔的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地也有發現。同時,海南島原住民黎族和臺灣阿美族製作樹皮布的方法亦十分相似。他提出探討史前時期海南島與周邊地區的文化聯繫,應將海南島放在大的海洋視野,更應將其放在太平洋這一大的文化圈來研究比較,才是較為客觀的研究方法。

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斯達克(Miriam Stark),追溯古高棉權力最頂盛之吳哥時期(ca. 802 CE - 1432 CE)東南亞與中國關係的歷史,認為在長達六世紀的高棉霸權,高棉王國的政治經濟仰賴一連串細心維持的政治聯盟,以保障商品、人員的流通,以及偶爾對統治階級的軍事援助。以此時期中國與東南亞本地的歷史文獻探討,並引入近期大吳哥計畫田調所累積的考古資料,以提供吳哥時期王國中心政治經濟互動的線索。

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比得森(Christian Peterson)以「中國東北大凌河上游流域與赤峰地區的聚落與社會動力」為題,認為中國東北新石器與青銅器時代的遺留傳統上被組織成一系列空間密佈的考古「文化」,通常學者們以描述一個特定的生活方式來描繪每個文化。

臺東都蘭部落製作的樹皮衣

臺東都蘭部落製作的樹皮衣。

由於這個方法無法討論社會內部的動力,大部分研究社會變遷的文獻都仰賴文化與人口取代、外部文化影響,或長途互動的概念。根據更細微的遺物風格,將大範圍的考古文化細分成更多子文化,並不能讓我們更了解社會內部動力。然而,比較多個系統性區域聚落的研究,可以了解在單一「整體」文化區域內的不同部分,構成其社會變遷軌跡的內部動力。在發表中比較最近的兩個中國東北聚落研究,提出社會內部動力的假說。

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貝門(James Bayman),從「西太平洋的南島語族家戶經濟:馬里亞納群島的考古學與民族歷史學個案研究」進行發表。他表示,最近大部份對於古南島社會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立與評估它們東亞與東南亞語言、文化與生物起源及擴散的模式。

而詮釋南島社會經濟組織的太平洋島嶼考古學研究,已成為波里尼西亞個案研究的主流。然而,學者較少針對密克羅尼西亞與西太平洋地區南島社會進行考古學研究與發表,因此密克羅尼西亞與波里尼西亞南島社會經濟組織的異同並未完整地記錄與了解。

他以關島的馬里亞納島上一個傳統查莫羅聚落,其家戶經濟的考古與民族歷史分析,來探討南島社會的經濟組織。這個聚落原為查莫羅人居住,直到十七世紀晚期被西班牙人強迫遷居。本遺址的家戶考古學研究顯示,某些密克羅尼西亞傳統社會的兩性分工,不如許多波里尼西亞社會那樣嚴格。藉此檢驗這個經濟形式對於建立泛太平洋地區南島社會組織模式的含意,強調島嶼太平洋不同區域南島經濟組織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趁著難得的學術交流活動,與會者帶著自己多年研究的資料來與不同國籍和地區的研究人員進行分享,在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同時,也得到不少寶貴的建議。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