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太巴塱遺址與石板棺開箱!(下)

文‧圖/姚書宇

本文前期〈太巴塱遺址與石板棺開箱!(上)〉交代了太巴塱遺址過去至今的變化,這一期針對清整過程與開箱結果來討論。

石板棺清整過程

由於太巴塱遺址位於部落重要之祭祀空間,因此在計畫開始前便先前往部落拜訪相關重要人士,包含頭目、祭司、議員、民代、村長等,向他們說明本案執行方式以及期程,並訪問長老們關於石板棺的記憶。於清理工作開始之前,則由祭司與頭目帶領族人與工作團隊於引靈祭祖儀場(發祥地)進行儀式,向祖靈報告我們的工作內容及祈請保佑。非常感謝部落人士的協助與分享,讓本計畫能在極短的一個月內順利結案。

圖1.計畫前期向部落族人說明
圖1.計畫前期向部落族人說明。
圖2.祭司與頭目帶領族人與工作團隊向祖靈報告
圖2.祭司與頭目帶領族人與工作團隊向祖靈報告。
圖3.工作流程
圖3.工作流程。

本案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為了記錄石板棺清整前後的結構樣貌,分別於前期及後期作業使用手持式掃描儀、FARO Focus地面型3D雷射掃描儀以及相機進行拍照成像法等方式進行,未來可供細部分析與建模輸出使用(註)。掃描完成後,便進行清整前之記錄工作,包含拍照、測量等。觀察石板棺周圍地表,疑似尚有遺構延伸,因此使用小平鏟與刷子將石板棺整體結構範圍清理出來。清整目標為將早期被回填覆蓋的遺構清開,以釐清石板棺分布範圍,並觀察土質、土色與內容物試圖辨識地層堆積脈絡,以分辨原堆積與回填土層。

圖4.清整前3D掃描
圖4.清整前3D掃描。
圖5.清整石板棺範圍
圖5.清整石板棺範圍。

比對2002年石板棺出土照片與目前現況,石板棺上方新增了一些石塊,可能是後來基於某些原因再被堆疊上去,因此石板棺周圍部分石塊已非原脈絡。除此之外,石板棺蓋板疑似被移動過並且於蓋板兩側露出鐵絲,下方露出的土壤較鬆且土色花雜,合理懷疑石板棺蓋板已被打開過。因此經與主管機關承辦人員討論後,便將蓋板打開清整棺內回填擾亂土。但由於本計畫並非考古發掘計畫,故僅將回填土與擾亂物清除,露出原土層後便停止。

清出石板棺範圍以及移除失去脈絡之石塊與擾亂物後,即針對石板棺遺構進行測繪工作。使用方格網以1:10的比例測繪遺構排列狀態,並以捲尺及光學水平儀測量遺構尺寸屬性與高程。測繪完畢後便清整周圍雜草,避免草根持續影響。由於蓋板下方回填土已移除,避免蓋板懸空增加破裂風險,暫時以沙包墊在下方支撐加固。原先疊放在蓋板周圍、失去脈絡之石塊,可能原先也是從相關脈絡取出,不適合任意棄置,因此暫時排放於石板棺周圍。

石板棺開箱!

本計畫清整之石板棺為本遺址所登錄之第一座,記為B01。清整前表土層雜草叢生,B01周圍清整後,仔細觀察發現結構向西北側延伸,露出片岩質地之石板與直立側板。側板沒有連續排列,可能因受擾動所致,且局部可見現代擾亂物,西北端之兩塊石板呈斜立狀,其中一塊石板帶有穿孔。整體長軸約180公分、短軸約40至50公分,北側邊緣有石板直立與水平排放,不排除該處水平石板原為側板之可能性。

圖6.清出石板棺範圍
圖6.清出石板棺範圍。
圖7.測繪圖
圖7.測繪圖。

本次僅清整石板棺受到擾亂破壞的部分,因此僅將原先已露出的蓋板打開、將下方回填擾亂土與現代垃圾清除,而自清整石板棺範圍時露出的石板便不在本次處理,因下方可能仍保留原始脈絡,須待日後正式考古發掘再細緻處理。

而當工作人員將蓋板上方失去脈絡的疊石移開後,清理蓋板覆土時發現兩側露出了鐵絲,鐵絲延伸至蓋板下,由於鐵絲並非與石板棺同時期之產物,應為現代之行為所附加,因此石板棺內部應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破壞,故將蓋板小心翼翼移開後進行回填土之清整與測量記錄。

要開箱前其實心中充滿好奇與期待,不曉得下方有什麼在等著我們,結果開箱後,等著我們的是統一科學麵的包裝袋,表面已輕微裂解並受到回填的花雜鬆土附著,取回研究室清洗後才看到上面的有效日期為西元2009年10月15日,保存期限為180天,在當時科學麵還是8塊錢一包的年代。

在遺址發掘的過程中發現現代垃圾其實是相當常見的現象,因為人類自古至今即是持續不斷地丟棄我們所製造與使用過的器物,而在遺址中發現垃圾,其實也是一項重要的線索。人為製品都有其流通的年代,尤其是現代食品類更是紀錄了其製造年份,以石板棺內出現的科學麵來說,便可以說明此石板棺在2009年後曾受到現代人為擾動。至於2009年之前是否曾被打開過則無法確定,至少就擾亂回填土的堆積狀態來說,應為一次性堆積。

圖8.蓋板兩側皆有鐵絲,疑似固定用
圖8.蓋板兩側皆有鐵絲,疑似固定用。
圖9.開箱後發現塑膠包裝袋
圖9.開箱後發現塑膠包裝袋。
圖10.清理後發現是熟悉的味道
圖10.清理後發現是熟悉的味道。
圖11.一起被丟進來的還有現代的長鐵釘
圖11.一起被丟進來的還有現代的長鐵釘。

本次清整工作過程中亦出土零星史前遺留,包含陶把、陶片、玉片、斧鋤形器等,其中2件陶片為灰黑色夾細砂陶,表面細緻平滑並施有短線刺點紋飾。由於灰黑陶在新石器時代東部地區非常罕見,以目前的認識,此類陶可能與鐵器時代早期分布於富里山遺址、萬寧遺址出土之灰黑陶相關。

參考李坤修先生(2017)在富里山遺址的研究成果與理解,富里山遺址出土的灰黑陶可能受到中部營埔文化灰黑陶之影響,中部的灰黑陶橫跨中央山脈進入了東部地區縱谷中段後,進而向北、向南影響東部地區的陶器樣式。有關灰黑陶的研究,劉益昌與鍾國風也曾有初步的討論與觀察(劉益昌、鍾國風 2010),因為出土的遺址與材料不多,有待未來持續討論與研究。目前僅可知此應為與區域外的人群交流影響所出現,並影響東部地區在鐵器時代物質文化的發展。

由於此類陶片過去未曾於調查報告中所見,因此可能為本計畫下特殊發現之一,雖然其出土於擾亂土層,缺乏堆積脈絡,但也提供了本遺址可能存在著鐵器時代早期人群活動的線索。

結語

太巴塱遺址向來充滿了神秘與神聖的色彩,一方面作為部落傳說中祖先的居所,一方面則是因大規模的整地而揭露了埋藏地表下豐富的史前遺留,包含單石、石板、石輪以及石板棺等,卻始終缺乏脈絡性的考古研究,僅能從歷次地表調查所見之遺留來推測遺址的文化內涵,未能形成有力的論述,由此可見,本遺址的文化內涵仍有許多謎團待解。

縱谷地區的史前文化向來複雜難解,除了研究起步略晚於其他地區之外,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縱谷地區很容易成為縱谷北側與南側、海岸山脈兩側,以及臺灣中部與東部地區的交流通道,因此形成了複雜多元的物質文化樣貌。

由於太巴塱遺址未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研究,只有部分地表調查,遺址的文化內涵僅能從採集之吉光片羽中窺知一二,未能瞭解完整的脈絡。筆者認為還是須回歸遺址本身的出土遺物、現象與空間脈絡關係,再進一步討論與其他遺址的關聯性,方能適切地理解太巴塱遺址之文化內涵,而成果勢必能提供區域之間的交流互動關係更多線索,甚至能填補部分失落的環節。

不過也須考量本遺址的保存狀況,經歷過大規模整地後,究竟還有哪些區域仍保有相對完整的原始地層。基於石板棺已露出地表,並且有大量的石板與單石皆翻攪出土,由於石板棺往往是從文化層之生活面向下打破埋入,因此該區域之文化層很可能已受到擾動,未來可能需要透過大範圍之抽樣試掘與調查,以確定地層堆積狀況。

雖然目前對於太巴塱遺址的認識仍限於發掘資料及遺留出土脈絡之闕如,但其文化資產價值仍無庸置疑,執行本案期間與部落族人溝通閒聊時,其實他們對於部落周邊的史前遺留也相當好奇,但也苦於沒有太多資訊,未來應可促進與在地居民的合作與培力,共同推進土地記憶的深度與廣度。

註:3D掃描的部分,感謝本館同仁葉助理研究員長庚先生協助支援工作。

參考資料
石忠山
2008 《太巴塱部落志》。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李坤修
2017 〈花蓮縣富里山遺址史前文化內涵初探〉《田野考古》19(1):1-76。

鹿野忠雄
1930 〈台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こ(一)(二)〉《人類學雜誌》45(7):273-285,45(9):362-374。

就是你的有限公司
2013 《花蓮縣102 年度遺遺址監管通報系統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就是你的有限公司。

劉益昌、陳俊男、鍾國風、宋文增、鄭德端(劉益昌等 2004)
200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七期期末報告: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益昌、鍾國風
2009 《2009 年花蓮縣遺址監管通報系統計畫》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執行之報告。
2010  〈臺灣東部出土灰黑陶的初步討論與延伸觀察〉,《2009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研究專題中心。

劉益昌、趙金勇、鍾國風、林文傑(劉益昌等 2020)
2020 《花蓮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一期)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鍾國風主持
2020 《花蓮縣疑似考古遺址(Kakita’an、和南寺)試掘評估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9﹝1914﹞《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阿美族奇密社太巴塱社馬太鞍社海岸蕃》。余萬居與黃淑芬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109年「太巴塱遺址石板棺遺構測繪及環境整理計畫」計畫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