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臺灣曾是古菱齒象的樂園!
陳列在本館自然史展廳的大象模型(圖1),往往是參觀群眾最有興趣的展示品,時常可以看見觀眾拿起相機捕捉鏡頭。但是臺灣的原野並不曾見大象漫步其間!何況一個以臺灣史前史為展示重心的博物館,怎會把動物模型陳列在一進展廳最醒目的位置?
事實上,無論在今天臺灣野地或是在史前的考古遺址中,的確從未發現大象這一類的大型哺乳動物,現在陳列在自然史展廳的古菱齒象或梅氏四不像這一類大型哺乳動物的骨骸(圖2),都是從臺灣島與澎湖群島之間的海底打撈上來的。從澎湖水道包含豐富的古菱齒象骨骸來看,顯示應該有一定數量的象群曾經生存在臺灣周遭地區,死後遺骸被沖入水中沈積。從曾經繁盛分布到完全絕跡,這是怎樣的生物棲息環境演變過程?要解開這個歷史之謎,只有靠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成果。
從美國好萊塢迪士尼製作的卡通片:「冰原歷險記」,相信大家對當時地球的冰天雪地,許多生物被迫遠離家園到世界的另一端,尋找具有充足食物新樂園的故事情節,印象一定有深刻。的確從地質紀錄來看,自兩百多萬年前開始,大約每隔四萬年到十萬年左右,全球就會進入一次大的冰河時期。原來在中高緯度的溫帶地區,存在冬天下雪而春夏開始融雪的季節變化,雖然春天雪融後的萬象更新景象的時間有早晚,但是生物總是能在大地沒有冰雪覆蓋的時間裡繁衍後代並生生不息。
一旦進入冰河時期,全球的平均溫度便會下降十幾度,中高緯度的冬季降雪不會在夏季融解,冰原一路由極區向赤道方向發展,陸地上會蓋滿一個又一個冰原,高山的雪線也會下降上千公尺。以18,000年前的末次冰河期最盛期為例,大西洋兩岸的北美洲及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被廣大的冰原所覆蓋,而低緯度地區的海水蒸發後變成陸地的降雪,最後因為累積在冰原中而被保留在陸地上,海水面因此下降了將近120公尺之多,導致各大陸周圍淺水海域的大陸棚因此露出地表。
介於臺灣島以及亞洲大陸之間的臺灣海峽,水深只有數十公尺,海底也因為這次海水面下降露出地表變成一片大平原(圖3)。這片平原還往北延伸,通過今天的東海,一路延伸至黃海海域。根據古氣候學的研究,18,000年前末次冰期最盛期時,亞洲地區的平均溫度大約比今日平均溫度低了5oC左右,原來生存在華北地區的古菱齒象或普氏野馬一類的草原生物,因為北方天氣趨寒、食物變少,便沿著新形成的草原一路南下到臺灣。此時的臺灣,不僅緯度低而有較充足的日照,更有溫暖的黑潮流經臺灣東部,新形成的「臺灣海峽平原」想必水草豐盛,可以說是冰河時期草原生物的天堂。
地球在15,000年前氣候開始變暖,原來覆蓋在大地的冰原開始向兩極撤退,融化的冰原雪水重新流入大海,海水面開始回升,大約在10,000年前海水面已經上昇60公尺,原本遼闊的臺灣海峽平原也逐漸被海水淹沒,臺灣與亞洲大陸之間僅存一些陸橋相連,草原生物的生活空間因此逐漸被限縮。一直到約6,000年前,全球海水面已經回升到今日的水平,臺灣島周圍的海岸線進逼到麓山帶前緣的山腳下,此時已無任何平原地形可供大象或馬一類的草原生物生存。在冰河時期,把臺灣當成避寒樂園的草原生物,至此完全在臺灣陸地上絕跡,臺灣的草食性哺乳動物群,由可以適應丘陵或高山地形的梅花鹿、山羌、長鬃山羊等生物所獨佔,這樣的生物族群演變,可以從澎湖海溝到考古遺址出土的獸骨組合得到印證。
為了讓大家對臺灣第四紀(更新世及全新世,256萬年前迄今)哺乳動物的特色有進一步了解,本館特別邀請臺灣研究哺乳動物的專家張鈞翔教授蒞館演講,從臺南左鎮生物群、澎湖海溝生物群、遺址出土的獸骨到恆春石灰岩洞堆積地層的古生物挖掘成果,以生物學的角度重新建立不同生物群原來的生活環境以及生物群之間的演變歷史。相信從張教授豐富的研究歷程中,聽眾可以了解臺灣過去古環境的變遷,對於史前人類生活空間也可以有更明確的想像。
(本館於2014年6月7日13:00-17:00舉辦環境教育講座,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組組長張鈞翔教授演講「從冰河時期談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的特色」,以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張文彥教授演講「臺灣天然災害防治之科技發展」。請見網頁訊息或直接至本館官網報名參加,教師請逕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全程參與者提供環境教育研習時數4小時。)
(本文作者為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考古探索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