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考古工作坊課程內容分享及學員互動

文‧圖/Mayaw Kilang

今年5月22日有幸與參加考古工作坊的學員一同分享有關南科考古田野經驗,當日以個人從事的工作,來分享南科地區遺址發掘現場之各類遺物處理方式。首先向所有學員報告有關南科發掘的簡史。南科園區正式性的考古工作始自民國84年12月的「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基地文化遺址調查評估計畫」,至今已過15年,先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後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相關考古發掘計畫,田野工作歷時之久、規模之大,在臺灣考古工作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的,同時也發展出南科地區相關的發掘與文物整理工作。

接下來再報告南科園區發掘的系統規劃。南科地區各考古遺址範圍均非常廣大,地點大部分規劃成廠房興建之專用地,因此在設廠前必須要進行相關搶救發掘。因遺址範圍大,搶救面積也大,前置作業上必須要規劃嚴密與細膩的發掘系統。

南科園區各遺址在搶救發掘探坑軸線上,是以專用地的道路軸線作為參考角度,定出一點為系統之原點,將原點座標測量出後,向東每隔20公尺作一分區,編號自A~Z;向北同樣每隔20公尺作一分區,由0逐一向北遞增,依此劃分,遺址可被切割為多個20×20公尺之探方(Square)。在發掘範圍內之探方,每一探方內東西向、南北向各每隔2公尺再作一分坑,分別以T0~T9、P0~P9編號,因此每一探坑大小為2×2公尺,而每一探方則可平分為100個探坑,在計算及統計上皆有其便利性(圖1)。

圖1 方格系統規劃示意

圖1.方格系統規劃示意。

搶救發掘過程首先以系統取樣方式進行,亦即每一20×20公尺探方中,由原點所在之探坑起,相互斜向連接之探坑先行發掘,俟上述各探坑之垂直性斷面資料已記錄完備後,後續便是針對質的部分進行加強。這一部分資料之補強,乃是依據現象分布之空間秩序進行拓坑。

除了發掘系統的規劃外,課程中也分享了南科地區最常見的墓葬現場處理。南科地區的發掘工作團隊特別編制墓葬處理組,一旦發掘人員發現有墓葬,立即由墓葬處理組接手進行處理,處理的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南科地區考古發掘墓葬處理流程-

圖2.南科地區考古發掘墓葬處理流程。

學員的問題回饋裏提到,在南科地區如何知道各遺址的位置以及範圍,以做為廠商興建廠房的依據?(圖3)事實上,南科考古發掘團隊在早期南科園區從事考古地表調查時,發現的遺址數量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當廠商一一進駐南科園區後,興建廠房並進行深挖地基時,才發現原來遺址約略位於地表下方約1.5公尺厚度以上之土層。有時廠商為了能夠於期限內完成廠房之興建,往往要求南科考古隊趕工發掘,甚至比照三班制工作方式,於夜間進行發掘。儘管夜間雖然有燈具輔助,但終究不是自然光線,在判別出土文物,經常會有誤差。

圖3南科園區遺址範圍分布-

圖3.南科園區遺址範圍分布。

經過這些經驗後,南科考古團隊開始以鑽探、探溝、試掘的方式,先將考古遺址的範圍、位置、文化內涵進行判斷,製作出遺址範圍圖後,再供南科管理局以及廠商作為開發與廠房興建的依據,避免發生破壞遺址的情形。

另外有學員提到,南科地區的方格發掘系統,在發掘過程中,若以取樣的方式進行處理,是否會發生遺漏現象與文化遺物的情形?會使用取樣的方式處理,主要是南科地區在早期進行搶救發掘,因時間與人力經費所限,為盡量蒐集出土文物與現象,因此會制訂發掘目標為總遺址面積的50%或60%,這種方式最能夠在有限條件下蒐集到最完整的現象與文化遺物。

未進行發掘部分則是基於考古專業判斷而不進行發掘,但是並非不進行處理,而是在廠房興建時,會進行嚴格的監測,一旦發現文物與現象,會立即要求停工,先進行文物與現象的處理。近幾年來,遺址審查委員會為能夠更嚴格保護文物,均會要求一開始進行100%的搶救發掘,因此南科地區的方格發掘系統,著眼在能夠便於進行計算、統計與發掘工作管控,文化遺物以及現象並不會有所遺漏。

從學員的問題回饋,瞭解近年來一般社會大眾已經非常重視文化資產的保護,而對於考古發掘知識來說,已非僅少數人才能瞭解。在知識取得的便利與傳播工具的發達,非考古專業的人士已能擁有深厚的考古知識,這樣的發展實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有極大的正面影響。當人人均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尖兵時,文化資產才能得到最大的保護。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籌備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