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南科考古館的左鎮動物群

文‧圖/楊小青

坐落於臺南科學園區的南科考古館,為了讓觀眾進展示廳之前能夠先感受臺南史前環境的時空脈絡,考古館在廊道左右兩側外牆裝置了象徵著臺南史前環境的地層堆積。觀眾從一樓乘坐手扶梯通過黑色玻璃建構的方管廊道,在電扶梯左側是5000年來南科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及重要出土文物的意象,右側則是距今50萬年前的「左鎮動物群」化石模型。期待觀眾在進入展廳前,能透過兩側建築外牆的地層模擬裝置,感受穿越時空的歷史感。

時空廊道兩側的外牆
時空廊道兩側的外牆,裝置了象徵著臺南史前環境的地層堆積。

「左鎮動物群」最早在1932年由當時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早坂一郎在臺南新化丘陵地區發現,這裡是臺灣產出哺乳動物化石數量與種類最多的區域,也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哺乳動物化石產地之一,對於亞洲大型哺乳動物的演化、亞洲生物地理變遷以及更新世亞洲生物遷移等問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訊。

左鎮動物群主要出產在80萬到40萬年前沉積的崎頂層中,物種包括早坂中國犀、劍齒象、猛獁象、梅花鹿、台灣四不像鹿、菜寮溪侯氏豬、水牛、虎、河馬等生活在更新世的哺乳動物。但是這些屬於陸域生活的哺乳類動物,為何會成為化石保存在海相的地層中?所有故事就要從臺南的地質特色說起。

早坂中國犀化石
早坂中國犀是左鎮化石群唯一保存完整的化石。

大約6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在一起,將當時位在大陸棚上的沈積層推擠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古臺灣島。此後,兩個板塊持續碰撞擠壓,古臺灣島也持續抬升擴大。持續朝歐亞大陸板塊移動擠壓的菲律賓海板塊,就像一部推土機,藉由著一條又一條東北-西南向的斷層(主要有花東縱谷斷層、屈尺-雙冬-潮州斷層、山前逆衝斷層) ,把古臺灣島的地層像千層蛋糕一樣擠破再堆高,臺灣島因此抬高又增胖。在距今80萬年前,臺灣島大致已經初步具有今日高聳的中央山脈地貌,各大河流系統也都大致發育形成。

臺灣島主要斷層區
臺灣島在構造上由花東縱谷、屈尺-雙冬-潮州及山前逆衝三條主要斷層區分成四個地質單元。

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最初碰撞點在臺灣島的東北端,臺灣山脈的隆起就由北開始逐漸向南蔓延,臺南地區西部麓山帶的隆起時間在更新世以後。距今80萬年前,麓山帶與新化丘陵之間的旗山-平溪斷層開始活動,斷層的東側逐漸隆起成麓山帶;斷層的西側則在全球更新世的冰期與間冰期氣候循環間,以平原、潮間帶及遠濱帶環境交替出現(註)。

80萬年前的旗山-平溪斷層活動
80萬年前的旗山-平溪斷層活動,造成台南地區西部麓山帶的隆起。

我們可以想像,在冰期來臨時,全球海平面下降,臺灣海峽就會露出水面形成臺灣島與東亞大陸的陸橋,大批原來住在亞洲大陸的大型哺乳動物沿著陸橋移居到古時候的臺南平原,這群生物形成所謂的左鎮動物群。當這些生物死後,遺骸被河水帶往淺海水域堆積在80-40萬年前形成的崎頂層中,大部分化石都是經河流與海流搬運再堆積的碎屑化石層,僅有早坂中國犀牛化石是完整被保留在地層之中。從保存完整的化石結構推測,應該是犀牛死後,在肉體腐敗之前,很快就被河流沖積到海床後立即被沉積物掩埋,之後再無歷經任何搬動過程,如此早坂中國犀牛化石就完整地被保存在海底地層中。

40萬年前,位於新化丘陵和平原區邊界的中洲斷層開始活動了,把當時還是古臺灣島淺海沉積層的崎頂層抬升到地表,形成新化丘陵。斷層活動促使這些包含陸相哺乳動物化石的地層出露地表,在大雨過後,這些原來埋藏在膠結鬆散的崎頂層之中的動物化石,經常因為雨水的沖蝕而出現在河床中。

40萬年前的中洲斷層活動
40萬年前的中洲斷層活動,把含有左鎮動物群化石的崎頂層隆起成新化丘陵。

左鎮動物化石群的出現,源自臺南是全臺灣最年輕的自然環境與地質構造區,這項地質特色同時也影響臺南史前文化的發展。因為境內最重要的河川曾文溪,河流長度與流域面積的排名雖是全臺第四,但曾文溪源頭卻非源自高聳的中央山脈,而是來自沉積岩出露的阿里山地區。集水範圍是臺灣最年輕的活動斷層抬起的山地,地層往往在膠結程度還很差的情況下就被抬升到地表,河水沖蝕鬆散的岩層,在下游堆積出以砂粒為主的沖積平原,上面生長鬱鬱蔥蔥的臺灣原生雜木林,提供鹿群或是史前人群在此安居樂業。臺南有臺灣最年輕的地質環境,因此提供居地給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文明的發展。

註:冰期為陸地有大面積的冰河或冰原覆蓋,海平面下降,環境為平原或潮間帶;間冰期為陸冰溶解導致海平面上升,環境為水面下的遠濱帶。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