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安可曲:記「部落采風:第四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的展演與對話

文‧圖/林建成

當阿美族馬蘭部落耆老歌手與高中職青年同台演唱傳統複音歌謠是什麼模樣?排灣族、布農族獵人與忠實的夥伴-獵狗,在山林狩獵的經驗有什麼差異?「部落采風:第四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暨臺東縣高中職原住民青年聯合展演」活動,不同世代的原住民以展演藝術,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舞台進行對話,藉這種難得的機會彼此交流與傳承原住民文化。

一、對話

在展出部份,「部落采風」主題創作邀請排灣族畫家吳信和與原住民青年一起進行創作對話。信和的創作以部落生活為主,畫作裡看見族人無論在山林或海邊工作、休憩皆充滿純樸而樂天知命的人生;信和小時候在部落生長,擁有許多家庭、青春年少的趣事,或歡笑或無奈,他總以詼諧、幽默的筆調畫出了屬於他也屬於部落的記憶。

本屆展演特別規劃各校原藝班同學們帶來創作與吳信和進行兩個世代的「對話」,同樣為狩獵經驗的作品,吳信和與關山工商邱耀偉不約而同選擇獵人攜帶獵槍、獵狗上山,畫面中呈現人與獵狗的親密關係,邱耀偉的獵人更是描寫父親在山林間狩獵的溫馨回憶。

圖1排灣族畫家吳信和狩獵作品小黑

排灣族畫家吳信和狩獵作品'小黑'。

圖2關山工商-邱耀偉作品狩獵

關山工商-邱耀偉作品'狩獵'。

黃冠銀的〈捕魚樂〉作品畫面描繪阿美族人在溪邊捕魚的情形,部落生活中的家屋、木架、寵物與穿著傳統服飾的族人,共同沐浴在陽光裡,顯得詳和恬靜;吳信和則以〈溪邊撈魚〉來呼應,畫面是他小時候的記憶,夕陽西下時刻,露出昏黃的光線,拿著竹編器物的小孩在溪流裡撈魚,也許這是當天晚上的晚餐桌上的佳肴。

此外,臺東高中的墨西哥外籍生Sandiego,經過觀察、參考卑南族少年猴祭與獵猴故事,展出一張〈少年猴祭〉作品,身為外國人親自接觸、體驗的原住民祭儀活動,進一步與神話結合產生創作,相當有特色。吳信和的〈收穫節〉則描寫排灣族的收穫節,族人們表演歌舞的場景,生動中帶有趣味。

以木工及傢俱製作聞名全臺的公東高工,此次展示多件木工及刺繡作品,其中數套實用桌椅最具特色,造形極具現代感,外觀施以精美雕刻,整體以卡榫製作,手工技藝精綻;尤其是運用族群圖紋與文化意涵,並且融入現代元素進行造形、編織等相關複合創作,除了具時尚感,也頗富原住民風味,值得細細品味。

圖3公東高工-原住民風味桌椅

公東高工-原住民風味桌椅。

二、安可曲

各校原藝班、社團樂舞團隊聯合演出,今年關山工商演出〈阿美族─歡樂舞〉、〈卑南族─野火〉,用歌舞展現阿美族、卑南族人優雅及力與美的舞步。臺東高中表演〈Malikasaw〉描述少年進階的喜悅,族人再次凝聚、歡慶,戴上美麗的花環,跨向新的一年;〈百合之戀〉則由純潔的百合及剽悍的魯凱勇士,呈現相戀結合的喜悅。

成功商水以阿美族傳統最具特色的複音歌謠演唱,表現阿美族在工作時藉由傳唱歌謠來讓自己忘掉工作時的勞累,也藉由演唱帶給大家一覽阿美族的古調之美。臺東專校高職部推出〈馬蘭年祭〉,在祭典中,充分享受文化的洗禮、親近部落的土地並學習祖先的智慧,讓阿美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能夠永續綿延。

圖4東專高職部複音表演

東專高職部複音表演。

圖5成功商水複音表演

成功商水複音表演。

大仁科大也以排灣族複音演唱〈榮耀之歌〉、〈貞節之歌〉及Baliwakes(陸森寶)所創作的歌曲〈思•故鄉〉,以卑南族歌謠舞蹈的特色,利用歌的詞意敘述對故鄉的思念。

複音演唱為原住民歌唱技巧的一大特色,阿美族馬蘭部落一直是傳統複音演唱的重要基地。族人在演唱時,通常先由一位男性族人即興領唱,在過程中族人以不同聲部加進來演唱,當中時而獨立、時而相互競逐,結束時一起回到同樣的音階。

為了讓本次歌舞交流能夠更具意義,除了演出學校的複音歌謠節目之外,另外也特別邀請馬蘭部落朱高輝、孫怡琴、林德旺、郭來春等耆老們登台演唱,以傳統複音演唱〈老人飲酒歡樂歌〉、〈插秧歌〉、〈歡送歌〉等傳統歌謠,獲得熱烈的掌聲,主持人偕麗娟還為大家爭取到「安可曲」的加碼演出。

圖6馬蘭耆老複音演唱

馬蘭耆老複音演唱。

也許史前館的場地並不完美,但是我們看到各校在豔陽下揮汗演出,臺東高中同學們赤腳在炙熱的場地上賣力舞動,年輕人的熱力與堅持,令人動容;當馬蘭部落耆老們演唱複音歌謠,台下各校年輕朋友也跟著歌唱與舞動,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畫面,能夠藉由老少同台的機會,達到經驗傳承的目的。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部落采風──105年第4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暨臺東縣高中職原住民青年聯合展演」館方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