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回想 • 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零開始到滿滿收穫

文‧圖/周佳慧

很多人知道臺東有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但可能對於距離本館僅四公里的卑南遺址公園感到陌生。這裡綠意盎然、清靜幽美,實習之前我來過幾次,都只在大草原上悠閒漫步,卻從不知道上面有個展示廳以及歷史悠久的史前卑南文化。

第一次完整走完整個公園是在實習的第一天,研究人員淑玲姊帶著我們踏上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開啟了為期兩個月的旅程。園區內的正規道路、樹林小徑抑或未曾出現在地圖上的秘徑,都成了我們探索的一部分,爾後,也加深我對這裡的喜愛與懷念。

累積,讓所學展現成能力

剛開始對遺址公園的運作一無所知,只知道每天跟著館內人員輪流在遊客中心及展示廳服務台值班,但幾天下來後卻發現這些日復一日看似相同的工作中,並非乏味可陳,事實上還蘊含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從每一位員工、志工和解說員身上都可以學習到很多,像是面對遊客各種問題所應對的方式、服務他人的態度和技巧、出現突發狀況的臨場反應、解說該如何吸引遊客目光以及呈現豐富的講解內容等。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志工比員工還多得多,偶爾早上或下午,都會有不同志工或解說員來服務台報到,這也是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因為這也意味著今天會有一場精采的導覽解說。

1

國小孩童學習單活動。

2

第一次帶團時的講解過程。

每一位解說員講解的內容和重點都不太一樣,講話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幽默風趣、有的條列明確,但每一位都是很棒的說書人,時而深入時而淺白的談吐,把三千多年前的歷史故事講得栩栩如生,很吸引人。每當有機會時,我便跟著遊客一起聽解說、一邊記下重點,日積月累下來也聽了數十場不同解說,熟悉了史前卑南文化的歷史,進而也開啟了上場解說的任務。

解說對我而言是個莫大挑戰,因為我從未解說過。要面對陌生人群講話多少都會膽怯,更何況是長時間的導覽,還要回答遊客提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但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應該試試看,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實戰機會。第一次上場時,手腳抖動的程度到現在都印象深刻,腦袋混亂,所有構思好要講的東西變成一片空白,說話變得語無倫次,但在遊客鼓勵下還是努力講完。

之後每一次導覽結束後我都會檢討自己,保留好的、改掉不好的。謹記在心的原則之一,就是要傳遞正確的知識給每一位願意聽我解說的遊客,並虛心接受他們的意見。看著自己慢慢的進步,從一開始只能導覽半小時,到後來可以講到一個多小時,逐漸穩定的臺風和流利清楚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最初推動我前進、鼓勵我的每一個人,都讓我獲得最寶貴的學習經驗。

進步,從主動學習開始

剛來到遺址公園時,對這裡的運作以及該做些什麼並不了解,只知道別人一個交代我就開始動作,觀察幾天後大概就能抓到每天必須要做哪些事情,像是開館前的準備、驗票及登記人數、寄放物品和出版品登記等,但僅僅靠著自我觀察還不足以面對各種狀況,所以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不了解的地方時,絕對不要憋在心裡,應該勇於發問,才不會在面臨突發情況時驚慌失措。

有一次開館時發現計數表上的人數並沒有登記在本子上四點半後的免費入場欄位上,雖然很疑惑,但卻因為人數非常多而誤以為是前一天的人數而忘記歸零。當時也沒有立即詢問前一天計算人數的實習生,結果在結算當天總人數後才發現,人數和票亭那邊的紀錄不一致。在不清楚的狀況下,造成很大的混亂和誤會,事後又花了很多時間去計算。這件事情讓我深刻反省自己做事情應該要更細心,有疑惑的地方就要馬上問,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浪費別人許多時間。

營隊,好多快樂與感動

這是一個專為國小孩童舉辦的單日營隊,也是我第一次參與策劃這樣子的活動,帶著年齡7到12歲不等的小朋友,在大草原上奔跑遊戲、在考古現場到水塔瞭望台間尋寶、在自然教室一起玩桌遊、用餐及DIY、在考古體驗區射箭。

3

自我介紹與破冰遊戲。

4

尋寶遊戲。

看著童心未泯的孩子露出單純快樂的笑容跟我說:「好好玩喔!明天可不可以再辦一次?」此時也被感染快樂。聽到他們用童言童語跟我說:「老師你好厲害喔!」會有一種感動與驕傲。看到他們用餐後會主動收拾擦桌子、整隊到戶外活動時會手拉著手排好隊、進展示廳聽解說時會保持安靜和舉手發問,又覺得欣慰和讚賞。這個營隊,從事前準備工作到事後檢討,都有不計其數的地方值得我學習,謝謝活動負責人麗雲姊讓我有機會參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5

射箭體驗活動。

兩個月的實習很快就過去了,回過頭來細數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情卻難以計算。來到遺址公園時是一張輕飄飄的白紙,離開時卻飽滿沉甸。能夠來這裡實習是幸運的,滿載而歸除了喜悅之外,相信日後也受益無窮。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學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