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走讀臺灣X閱讀史前線上活動筆記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並推廣閱讀,文化部推出「走讀臺灣」計畫,藉由文本結合文化路線,讓民眾穿梭字裡行間及巷弄轉角,走進日常、閱讀生活、認識臺灣。
史前館今年度精選《風暴之子:失落的臺灣古文明》奇幻小說及《玦:孿生》漫畫,以作家與談的方式帶著民眾透過閱讀文本,認識史前文化、考古文物、學術知識,並深入認識故事背後的創作理念、發想歷程;了解文本成書背後,考古知識轉譯的思維。在講座分享之外,同時規劃走讀路線探訪考古遺址,探究作家故事發想的藍本及參考地景,讓文字描述的場景更加立體,實際的地標也能藉由文本情節有更多觀察視角。
雖然隨著疫情變化,原先預定採用下午茶座談及實地走訪轉為以線上與談及影片製播的形式展現,或許少了與民眾面對面分享及實地觀察的經驗,但透過網路的媒介,能夠接觸的受眾也變得更加多元。
走讀café.躍然紙上畫/說卑南
此次作家與談邀請了《玦:孿生》作者曾耀慶、出版作品的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以及本館策劃執行的助理研究員葉長庚,在近50名民眾的線上參與之下,作者、出版及策劃三方分享漫畫推出的合作歷程。以Cisco Webex視訊系統為中介,三位講者雖然無法與線上參與民眾面對面,然而即時的文字提問或者虛擬貼圖、掌聲的回饋,彷如以直播主的姿態分享推播,氣氛十分熱絡;會後踴躍的提問,透過數位載體也能感受到參與民眾對於考古轉譯成漫畫的濃厚興趣。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走讀活動以《風暴之子:失落的臺灣古文明》小說為藍本,路徑規劃以情節中為了交換玉材而跋涉至花蓮礦區的海境遠征隊其可能行經的路線為設計,加入作者於撰寫時參考的現地遺址或者自然景觀為地標,路線由海境部落參考發想的卑南遺址出發,途經灰白貧瘠的利吉惡地—朽屍出沒的死亡谷原型;都蘭遺址的石壁或岩棺是小說中巨石部落可能的領地;最後以花蓮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作結,花蓮壽豐鄉是著名的玉礦產區,除了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以外,周圍的重光遺址、荖山遺址也呈現了不同時期的製玉工作坊,而現在的荖溪、白鮑溪(白鮠溪)仍可見上游沖刷而下的玉礦石。
以小說情節為核心的文化路徑,解說並不單純以學術知識為主,結合故事裡頭的文物使用或者場景描述,也搭配旁白輔助加強敘事性,將考古遺址轉換成小說情境的真實體現,故事內容也能賦予考古遺址另一個解讀或者觀察的角度。走讀做法由原先帶領民眾至現地現場解說改為錄製影片的方式,相較於現場解說需要的臨場反應、即時回應與氛圍營造,影片的製作更講求分鏡的編排與思考,腳本的規劃則更需要周延的討論與擬定,以求能使影片更加吸引人。
後疫情時代的博物館活動
透過本次辦理走讀活動觀察,以線上方式進行相較於實體活動少了經驗感與互動的回饋,然而較不受時空限制的閱覽,也提升了更多民眾參與的可能。例如線上講座雖然少了當面座談的氛圍與互動,但同時提供了外地民眾參與的可及性與便利性。原先若以實體活動辦理,可能會因為地點與空間、時間的侷限性,而多為東部地區的民眾參與;本次即有許多來自臺東以外的線上參加者,年齡層跨度由小學年紀至退休年紀,可以發現參與民眾的組成更加多元。
以學術研究、典藏維護、公眾推廣及展示教育為核心的博物館,典藏物件及展場環境是傳統的展示面向,民眾參觀博物館也期待能觀覽真實展品,或者參加相關手作、體驗性質的推廣活動。而在科技發展的當代,也促使博物館在傳統的營運方向上,拓展了數位展示、數位典藏等相關應用,以更多元的手法提供給民眾,有別以往的觀展方式及體驗,此次疫情無疑加速了博物館數位營運的進程。
本次線上講座也結合了實際回饋,例如填問卷贈送相關推廣品,並提供了作家簽書的活動,線上與實體方案並行,讓活動參與體驗能夠產生加值效果。線上或者數位活動的辦理或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然而實體活動或者展示仍有其不可取代性。席捲而來的疫情或許是博物館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但同時也是迎向數位轉型及多元發展的契機。
對於考古小說、史前文化及東部美景有興趣的民眾,疫情趨緩時歡迎跟著今年的〈走讀臺灣X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影片來一趟東部小旅行吧。
影片連結:走讀臺灣X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史前館2021「走讀臺灣」史前路線承辦)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