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任何學到的都能帶著自己邁向未來的出路
2020年夏天,是我準備升上大三的暑假,基於對博物館後台運作與經營的好奇,以及該行業未來出路的探索,我選擇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考古學門」投遞實習履歷,而現在我能說,很榮幸獲得這次進入史前館學習的機會,也很高興自己踏出了這一步。
這次實習根據業務的不同,主要在三個地點進行實作──一是位於海岸山脈向海一側的富山II遺址,二是卑南遺址公園內的「考古工作站」,三則是臺鐵康樂站旁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而三個地點各自負責考古器物自發掘出土後乃至保存至典藏庫之間不同處理流程,以下我想依照各地點來介紹這個暑假究竟做了些什麼。
富山II遺址的試掘工作
在這次實習前,「考古」對我來說僅是個除了博物館介紹看板之外,只會出現在各大科幻小說中熟悉卻又感到距離遙遠的詞彙,沒想到今年意外遇到遺址試掘,而有了深入認識的機會。
由於這次發掘是以「試掘」為目的,僅是要確認該地文化層範圍,所以開的坑口並不大。發掘過程大致如此:首先以傾斜儀測定方位並拉線、測量、劃定坑位四角;再來以光學水準儀與箱尺倆倆配合測深;前置工作就緒後,將坑內劃十字以平分A、B、C、D四等分,以最高點為基準向下挖掘,每十公分為一層;完成一至兩層後會修牆、整平坑底進行拍攝記錄;出土的器物會根據位置放置籃子內,而後收入夾鍊袋並登記;大型或重要器物會進行測量。
這次發掘過程大多使用十字鎬與鋤頭進行作業,在挖到文化層時,則用小平鏟一下一下慢慢削,以免在大動作下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在大熱天下動用全身肌肉挖土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尤其是根據環境條件與當地土質的不同,發掘難度與現場舒適度更是有別。但除了體力外,更需要的是細心與眼力,以免狠狠地挖下去結果碎了器物。
卑南遺址公園考古工作站的文物清潔工作
從富山II遺址所發掘出的遺物,經過初步的紀錄與測量,便送至卑南遺址公園內的考古工作站進行清潔。將器物過水後,視情況以牙刷、軟毛刷進行力道與角度恰到好處的刷洗,這是我們在考古工作站最主要的工作。不過富山II遺址出土物多為質地較軟的陶片,為降低損害器物的風險,作為新手,自然要從較堅硬的石製器物練手感,再接續清洗質地較硬的陶片之後,才開始著手富山II遺址的出土文物清潔。
過程中小心翼翼地清理,眼看著原本黯淡髒穢的器物,在自己手上逐漸回歸其原色,除了感動與成就感外,更想讚嘆的是幾千年前製作陶器的技術便如此高超。洗去土灰後,陶片的橘色依舊鮮豔(雖然有些地方掉色),黑陶則隱隱透出光澤,不免會讓人想探討古代對其選擇的原料與製作的技術。
這次實習根據業務的不同,主要在三個地點進行實作──一是位於海岸山脈向海一側的富山II遺址,二是卑南遺址公園內的「考古工作站」,三則是臺鐵康樂站旁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而三個地點各自負責考古器物自發掘出土後乃至保存至典藏庫之間不同處理流程,以下我想依照各地點來介紹這個暑假究竟做了些什麼。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的藏品維護工作
由於來實習的期間剛好碰上史前館休館,進行為期一年左右的大整修,因此被展示多年的藏品終於有機會好好被整飭一番。但由於藏品數量龐大,單就博物館內部人手無法一次消化,所以委託相關專業的廠商進行作業。這些工作內容包含文物攝影、整飭,以及為藏品量身訂做內襯槽模和無酸紙外盒。
就跟人一樣,每一項藏品都有其個別問題,可能是原本出土或收件時就存在的瑕疵,亦或是搬運或展覽時曾產生二次破壞,這時候就要依靠文物入庫時所製作的「狀況評估單」仔細檢查。而百百種藏品,有千千種手法和保養時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然而最重要的還是以「不傷害文物」為優先準則。有幸能於近距離觀察專業人員對藏品進行細緻的清理,甚至戴上手套親自整飭這些年齡不知道大上我們多少輪的古物,戴上手套避免手上塵汗接觸汙染到文物;以吸力不高的吸塵器慢慢清灰;用牙籤一下一下輕輕挑掉殘膠;以鑷子小心夾取白線等等,除了專業以外,細心、耐心與巧思,我想是這行業最重要的特質。
我們也試著學習如何製作無酸紙外盒、切割內襯槽模和書寫器物標號。一般紙張會因為年限增長而變質,而無酸紙的纖維經過特殊處理不含活性酸,更能長期保存。製作外盒時會先參考器物尺寸,先在一般紙上畫出設計圖,以免浪費材料(無酸紙真的很貴),再來於無酸紙板上依照設計圖畫出線條並切割,最後以骨板壓出折線便完成了。
內襯槽模切割相較之下步驟少,但困難許多。先將器物擺於泡棉內襯,或一種也是無酸的內襯「瓦拉(volara)」上,再依據器物外形對內襯切割,最高原則是動手時不傷及器物,最終目標則是器物能平順放入內襯,卻又不會晃動。器物編號書寫又是另一類細緻活,以沾水筆或自削竹筷尖端沾取顏料,在塗過無酸膠「B72」作底以保護器物表面的區域進行標號標示,方便日後研究、展覽、典藏入庫時的整理與辨識,一個字符大小約略四分之一顆米粒。無論哪一項,對於手拙的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除了上述技能,藏品登錄也是這次暑假花了不少時間練習的業務。對器物進行長、寬、高、與重量測量,並分辨其材質、種類、器型與簡略描述藏品狀況,以製作每一項藏品專屬的狀況評估單。因為這項業務,讓我們有機會短時間內經手並精細觀察大量藏品,進而學習博物館界如何描述每項古器物的基本資料。
在實習的最後一週,我們嘗試了陶器修復。這個項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清理、黏合、修補。捏著醫學用探針一針一針挑掉B72殘膠與石膏,卻也要小心控制力道以免刮傷陶片本體,考驗的是手勁與眼力。
接下來是最有趣也是最耗時的階段─—拼圖。比起一般拼圖有明確而單一的外形,陶器碎片則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在經歷千年後很難判斷其外緣風化與磨損程度,甚至會開始懷疑其是否為同一陶器的碎片,但成功拼湊時成就感亦難以言喻。
由於能修復出原貌的陶器實在稀有,需依靠「黏合」與「修補」這兩項功夫。不過這對我們而言僅止於體驗性質,但也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前者是先以炭筆繪出預備黏合部分之兩端,接著小心而平順刷上B72膠水進行黏合,再用無酸紙膠帶進行固定,以免風乾期間滑動;後者則複雜許多,畢竟本質上是以石膏重新再造以修補出符合原陶器的缺失部分,其步驟簡單來說是先用無酸紙膠帶貼於預修補區域周圍,再以輕黏土墊在預修補的區域,最後上石膏,等石膏風乾後以小工具細整。
經歷重重關卡的藏品,最後會收藏至位於史前館地下一樓的典藏庫。占地頗廣的地下空間被劃分為好幾個庫房,內裡有一櫃一櫃類似大型圖書館使用的滑軌藏櫃。初次進入典藏庫房時便被其規模之大震懾許久,再想到這麼多櫃子內保存著一筆一筆追蹤古代人生活的線索,便令我激動不已(不過後來發現不是所有藏櫃內都是滿的有小失望一下,但輪到實習生進行歷年藏品盤點後,又很慶幸還好不是每個櫃子都放好放滿)。
曾經聽聞:「將文物從土裡發掘出來,基本上就是破壞了它。」對於埋藏於土中極長時間的文物,每一次的環境改變都容易加速其變質、風化,也因此典藏庫房要求恆溫恆濕,每一間庫房內在各處角落皆裝設溫濕度計進行追蹤。新建好的庫房內甚至會每小時自動記錄,並且在有狀況時遠端提醒管理者。
體悟滿滿的實習心得
這次在史前館的實習,除了學到關於考古及典藏方面的實務作業和這些行業相關專業,最有體悟的心得之一是「生命中遇到能學習任何技能與知識的機會要好好把握,甚至自己爭取」。閱讀考古相關刊物時,連結起從前學過相關史地與地質知識,加快我理解內容。前陣子才在課堂學習的岩石、礦物分辨,對於古器物材質辨別派上用場。最意外的是高中時家政課教的縫紉機操作,極度意外的在五年後的實習場合有了複習機會。我永遠不知道現在所獲得的經驗,會在未來何時何地產生作用。
另一件體悟是在史前館所委託的廠商中實習所得出的:即便在外人看來一項專業在未來就職出路並不寬闊,但只要夠專精且結合其他領域,並且觀察整體環境的「生態」,總是能發掘出新的路子。時代發展進步迅速而逐漸難以掌握,這代表未來或許有更多新的事物能發掘,也意味每個行業內將產生更多小細節能進行開發。透過這次實習,我想更加審視對於本科系的出路,除了前人已經開出的道路,我還夠多做些什麼。
報名實習前蒐集過不少資料,其中當然包含刊登在史前館「發現」電子報上歷年實習生所學所聞,發現研究典藏組隨著每年館內情形與指導負責人的不同,於歷年實習內容也不盡相同。很感謝所有指導我們的大哥大姊,尤其感謝書宇姊與仲群哥對於今年的實習規劃,讓我們能從古器物出土前乃至進入典藏庫的所有流程皆有實際學習。
最後作為結尾,我必須要說,史前館訂的便當真的很好吃。來臺東前,我以為我討厭便當,不,我只是討厭吃盒廚餘。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學生,2020年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實習生)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國際頻道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