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回想 • 迴響

回應轉型正義:「牽手平埔展」說了甚麼?

文‧簡文敏/圖‧林建成、南科考古館提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於1月29日推出「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結合史前館保存的考古出土遺物、平埔族群文物典藏,與近代各族群文化復振成果,企圖透過族群主體觀點的文化展示,作為轉型正義的回應。這項展覽應用VR技術及博物館藝術展示的技巧,呈現傳統信仰、祭儀、語言、衣飾、重要文物、正名運動、個人經驗(應用影像)等,多面向展示各聚落的文化現狀,提醒觀賞者,這三個族群在臺灣是從遠古以至「民族誌現在」(ethnographic present)活生生真實的存在,是不能被忽視的事實,意義甚為深遠。

明里部落服飾復振應用於2020年大庄夜祭
明里部落服飾復振應用於2020年大庄夜祭。

此種回應轉型正義的展示技巧,從這項展覽籌備與執行的情況就能窺知:策展團隊邀請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各族群文化復振團體與菁英作為主要徵詢對象,這些團體與菁英長期為其族群正名與族群文化生根、落實而努力,其文化的復振經驗與能力,顯然能提供充實的展覽內容。這項安排,巧妙地避開早期平埔族群文化展示經常依靠學者提供他者觀點的歷史文獻資料所做的詮釋;與此相反地,策展團隊充分發揮考古博物館的功能,以史前的考古文物,民族誌方法廣收現有的材料,肯認、接續平埔族群存在於臺灣舞台的事實。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南科提供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南科提供。

各族群現況展示能強化差異性的作用,除了能藉此提供參觀者快速理解、辨識各族群間的文化特徵,某種程度也宣示西拉雅、馬卡道、大武壠各自成族的正名企圖,突破以往常被學者歸類為西拉雅三支族的困境。尤其來自民間在地的自我詮釋,往往產生令人意外驚喜。例如,本次展覽三族的衣飾,反映各族建構族群意識與認同時自我標識的意願與努力。特別的是來自花蓮明里部落新作的族群衣飾特徵,與展場所展出的三族衣飾明顯不同。據知,此件衣飾參考了史前館館藏、巫師的夢境與在地相關工作者的技藝特徵而組成,融合了阿美族、馬卡道族與個人的偏好,多元組合,乍看頗為不適應。但若從該社區族人多屬多元族群血緣的組成,卻又不得不驚訝於衣飾所呈現血緣多重來源的隱喻作用。此種現象不僅「真實地」呈現各族群通婚聯姻的現狀,以及在此基礎上各族群共力合作的生活經驗,同時也促進學術界反思族群認同、族群歸類的適用性。

民眾體驗VR活動-南科提供
民眾體驗VR活動-南科提供。

本次展覽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三族目前仍留存的傳統神靈信仰佔了相當重要的比重。神靈信仰是人類解決困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從近期興起的災難人類學觀點,災難是能揭露社會的結構性質,包括親屬制度和其他關係的連結與維繫;尤其社會如何看待災難以及長期的應對方式,是其環境適應與意識形態調適的指標;這些文化適應包括宗教信仰以及富警示性的民俗。例如早期留存的祈雨祭儀吟唱「七年飢荒」歌謠(阿里關、小林),提醒氣候變遷的可怕;吉貝耍早期的「過緣」與「對緣」儀式,則是具有以愛為基礎的習俗整合,能促使部落內多元社群成員情感與關係增強,有助於部落型態與傳統文化的維繫;又如2009年八八(莫拉克)風災之後,小林大武壠後裔復振傳統太祖(Kuba祖)信仰,作為族群正名與創傷後返祖療癒的重要依據,展現文化能動性與族人情感等,在在都說明西拉雅、馬卡壠三族強韌的生命力。但無可否認地,過度依賴傳統神靈信仰呈現族群現狀的文化遺留,事實上反映了平埔族群在臺灣社會裡極為弱勢的困境,亟待主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

展場內展出陶器及瑪瑙珠、環等飾品-南科提供
展場內展出陶器及瑪瑙珠、環等飾品-南科提供。

換言之,策展團隊應用平埔族群生活的現狀,讓參觀者藉由展示,了解這群活生生仍存在臺灣社會的事實,雖未出現明顯而直接抗爭的字眼,卻也能凸顯目前政府仍未認定平埔族群為法定原住民的謬誤。只是從情感強度與認知深度來看,或許可再加強。例如,考古文物與現在生活的連結;尤其此次參與策展的部落團體與文化菁英,其家族的歷史經驗裡,經歷主流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剝削與傷害,輾轉遷徙,直至目前,先祖土地被佔、流失與文化失利的情況,仍繼續存在。因此在展覽的期間內,除了已安排部落文化現場展演,若能再增加與社會直接對話的機會,如講演、部落型態轉型正義討論會網路直播等,請其「現身說法」,或許更能引發社會更大的關注,促進平埔族群正名等轉型正義的省思。

(本文作者為高苑科技大學圖書館主任、通識教育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