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索
談老番社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
在國定卑南考古遺址附近、卑南大溪以南中央山脈淺山坡,有幾處文化內涵近似的史前遺址,其中有近年發現的例如上里遺址及之前報導過的射馬干山遺址,還有早期發現的例如老番社遺址。該遺址位於卑南遺址西方直線距離6公里,高程介300m-420m間的坡地,曾出土許多石板棺,與卑南遺址同樣是縱谷南端出口的卑南文化重要遺址。本文將介紹老番社遺址近年的考古調查工作。
老番社遺址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境太平溪右岸,隸屬泰安村,泰安村為現今卑南族十部落其中一個部落大巴六九(Damalakaw)居地,北側一帶坡地在地圖標示為「上太平」,據傳為大巴六九社舊部落,故昔日漢人稱之為「舊番社」或「老番社」(姜柷山1999)(註1),遺址早期可能曾稱為「太平山遺址」,後來國內考古學界稱為「老番社遺址」,本文在此沿襲該稱法。利嘉林道自遺址穿越而過,林道兩側農地開發使得大量遺物暴露地表。
遺址於1972年為艾格里神父發現並進行過小規模考古試掘(Egli, Hans1972)(註2),遺物暴露於泰安村539至542號民宅周圍。遺址被報導後, 1986年臺大教授黃士強亦帶領學生進行小規模田野發掘(黃士強1991),文化層較下層有零星繩紋陶片,主要文化遺留為素面陶片及打製、磨製石器以及石板棺、陪葬玉器等,研判屬於卑南文化時期遺物,此後成為考古研究者調查必至之遺址(註3)。
筆者與同事雖未進行探坑發掘,但自1990年代起,本遺址為長期調查之山區遺址,初步由地表陶片判斷遺址保存富山文化(4200-3500B.P.)、卑南文化(3500-2300B.P.)等文化遺留。而2001年以後因為在卑南遺址東南側進行探坑發掘,由出土遺物逐漸確認出屬於鐵器時代三和文化的陶器特徵,類似的紋飾陶片也在此遺址採集到零星數量,因而確認出三和文化陶片遺留,也就是說,遺址亦包含及三和文化早期(2300-1900B.P.)文化階段。
從利嘉林道蜿蜒而上,到太平溪右岸山腰,此路段兩旁早期曾種有梅樹,後來改種櫻樹、杏樹,花季時展現繁花盛況,農民同時亦在這裡種植咖啡樹。遺址主要分布在零星民宅的利嘉林道兩旁坡地,地表幾乎全面被開闢當作農園、果園,民宅旁並有近幾年設置之觀景台。由於林道切山坡而行,坡地斷面可見零星陶片崩落,農園地表的遺物頗為豐富,因地表長期耕作,加上地表自然侵蝕,遺址實際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擾亂。遺物暴露地表的範圍約300mx500m。地表露出的石柱、單石、石梯屬於不同文化階段,顯示坡地原有卑南文化及三和文化古代聚落存在,部分房屋及生活面遺物可能都被擾亂移位,局部地區保存石板棺層。
本遺址以往發掘面積雖不大,出土各文化階段遺物頗為豐富,陶器方面包含繩紋陶片,以及素面之陶罐、陶杯、陶紡輪等。石器包含打製石斧、網墜,以及磨製之石針、矛鏃、錛鑿、石刀、石鐮刀等;本遺址出土之石板棺也陪葬玉器,包括玉玦耳飾、玉管、玉矛頭、玉錛。
目前仍見不少器物暴露於地表,種類雖不如發掘出土者豐富,隨著卑南文化及三和文化器物特徵逐漸釐清(註4),藉由遺址地表採集之陶片及石器等,大致可判斷所屬文化階段。以下選擇富有文化特徵的器物作介紹。
一、卑南文化器物
遺址地表可見的陶片,大部分器表陶衣佚失而露出土胎,具有特徵部位包含橫式橋把殘件、素面敞口罐口緣,均屬於卑南文化陶器,素面陶罐為日常生活使用,常帶大型橫把,陶胎摻許多可見砂,陶胎結實。另外有一類橫式小型橋拱把手,是具有文化特徵及時間指標,這類小型橫把屬卑南文化晚期,已逐漸往三和文化的三角形板狀把轉變。
在遺址還採集到陶器附帶的一種豎橋把殘片,把身滿飾陰線刻劃紋,圖案是兩道連續菱格紋,側邊有連續斜劃紋,腹部連接端有直線劃紋帶。由於這些劃紋都是實線條,屬於卑南文化晚期,這個時期在卑南遺址及上里遺址已發展出刻劃百步蛇之菱形蛇背紋,後來的三和文化陶器裝飾的菱格紋已經是整齊緊密的虛線刺印紋。
小型橫式橋把。
帶紋飾把手。
石器方面,以石針、矛鏃、錛鑿、石刀等磨製石器為例。磨製細尖器(或稱石針)是長期使用的石器,東部自繩紋陶時期即常見使用,持續到鐵器時代尚有使用,本遺址採集此類標本,因屬地表採集,不能辨識時期。卑南文化時期使用許多磨製石器,本遺址可採集到打獵用之板岩質石鏃,帶穿及不帶穿類型均有,還有與農業相關的板岩質長方形石刀,以及木材或有機物處理相關的基性火成岩質(俗稱西瓜石)磨製之錛鑿。
磨製石器。
帶四突起玉玦殘件。
除磨製石器,卑南文化盛行的圓形帶四突起玉玦也在地表露出,採集2件各自殘半的玉玦標本,直徑5cm左右,屬於此類玉玦中體積較大者,有可能是使用時遺留在生活區域,也可能是石板棺陪葬品,因石板棺被破壞而流落暴露在土層中。
二、三和文化器物
遺址具有三和文化階段遺留的主要證據來自採集到典型陶器把手,即三角形板狀把,在遺址若採集到這種陶器把手時,幾乎可確定具有此階段文化要素。三角板把帶有圓穿,把手通常成對裝置在陶罐腹部最寬處,而因為三和文化陶器腹部最寬處位置高低不同,形成有高腹至低腹之變化,三角板狀把手接著處也隨腹部位置變動,讓陶器更具變化性。
三角形板狀把手。
三和文化打製石斧。
此外,三和文化人使用少量小型金屬器如銅器、鐵器等,少用磨製石器,但還製作使用打製石斧。這時期的打製石斧也具有特徵,比新石器時代來得小而薄,通常為兩面修整之薄斧,形狀為上下同寬之長板型及窄柄刃寬類型,以及束腰類型,本遺址採集到前二類。
三、大型石質器物
卑南文化及三和文化都有聚落房屋遺留,因遺址經過整地開發、考古發掘及非考古發掘等各種擾動,長期以來不同時期的大型實質遺留被挖掘移位而堆置於地表,要釐清頗為不易。
2017年史前館考古人員全面調查暴露遺址地表之單石、石輪、石柱等,從材質及形狀大致作區分。當時調查記錄109件大型石質遺物殘件,包括98件柱狀單石、5件有槽單石、2件有肩單石、3件石輪及1 件石梯。約僅半數標本保存接近完整,材質以變質砂岩最多,有54件,板岩質次之,有45件,片岩質最少,有10件(註5)。
這些石質遺留中,石柱以窄長狀條居多,可能屬三和文化階段。僅有一石梯殘件,片岩質地,屬於卑南文化,目前殘存2階,體積長109cm ,寬73cm,厚14cm,石梯上下兩端殘缺很多,然寬幅是完整的。1980年代臺東縣政府曾移轉本館1件出自本遺址之大型石梯,為上下端近完整的6階石梯,長275cm,寬82.5cm,厚 20cm,完整度及尺寸都少見。卑南遺址曾出土多件石梯,其中考古現場可看到1件出土的5階石梯,上下端略殘,已接近原始狀態,體積長213cm ,寬93cm厚25cm。兩件石梯體積有所差異。
本遺址三個文化階段出土物內容和卑南遺址最為相似,尤其卑南文化時期,應是卑南文化由卑南遺址往山區發展的最早地點,也與卑南遺址先後轉變為三和文化。由於遺址保存的物質文化年代與400年前已見於荷蘭人日誌中的大巴六九村社間有很大落差,兩者的直接關聯性應頗低。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遺址因石板棺陪葬品豐富程度不亞於卑南遺址,但隱居坡地,當2000年代卑南遺址已被公部門保護時,本遺址石板棺被盜挖仍有所聞。十多年前曾有媒體報導:「2004年11月底至2005年初,就有古物商前往盜挖,地主表示,已經有7具石棺遭到盜挖,取走上百件玉器、石器等珍貴文物。」(註6)此盜挖事件報導後引起主管單位注意,已納入遺址巡查路線,避免再被有意或無意破壞。
註1:出自姜祝山1999年撰述《臺灣地名辭書 卷三 臺東縣》之〈卑南鄉泰安村〉頁221。
註2:艾格理神父(1929-2013)為瑞士籍白冷教會神父,1964年到臺東傳教,長年停留臺東研究原住民文化,曾編撰「排灣族字典」,早年亦從事史前遺址調查及發掘。
註3:執行機構包含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會及本館等。
註4:主要藉由卑南遺址、上里遺址及舊香蘭遺址出土遺物特徵及年代框架佐證。
註5:引自李坤修2017年《臺東縣巨石文物普查計畫-南迴線及縱谷線》,臺東縣府委託計畫報告。
註6:出自大紀元2005年1月24日報導〈台東老番社遺址古墓遭盜 上百件古文物失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副研究員兼研究典藏組組長)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