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藏品查詢系統」的發展演進及使用簡介
「藏品查詢系統」的發展演進
在早期,若要接觸或研究博物館內的典藏品,必須申請提借,親臨現場檢閱,或透過博物館的公開展覽及出版品來進行認識。這些方式有著各種時空條件的限制,且典藏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量能也相當有限。
到了21世紀的最初幾年,數位化相關技術日漸普及(特別是數位相機的技術推進與普及化),建立「數位典藏」服務網站蔚為一股風潮。許多典藏機構開始將藏品的數位化影像及編目資訊放上全球資訊網,以網際網路為資訊傳輸載體,讓使用者得以從遠端更加方便地查閱及使用典藏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的典藏品數位化之初始,也是在前述的時代脈絡下開展,至今已累積了二十年以上的工作成果。在民國90年代初期建立了第一代的館藏檢索服務系統,內容包含考古學、民族學與自然史三大館藏學門。之後在民國92至94年參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也增加了一些應用服務。此外,因承接了教育部「國立社教機構服務升級計畫」所籌設之「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從民國92年開始規劃並持續執行至98年,更是進一步將民族學門全數典藏品都建立了完整的數位化影像內容。
101年5月20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改制為文化部,史前館也從教育部改隸成為文化部所屬單位。文化部資訊處為整合各家典藏機構之資料,並降低系統開發與維護的成本,自民國101年起開始規劃建置以單一共構資料庫為基礎核心的「文物典藏管理共構系統」,整編了各機構的共通性欄位達成資料格式標準化之架構,開始分年逐館導入。配合此政策,史前館在102年完成典藏品資料庫的修改及移轉,並在前述「共構系統」的架構基礎下,以客製化方式重新建立了專屬於史前館的文物典藏管理系統,提供內部工作使用。同時也更新了對外服務的「藏品查詢系統」網站,成為第二代的版本。
新版「藏品查詢系統」功能簡介
第二代的查詢系統開放使用多年之後,既有的功能已逐漸不敷所需,因此109年規劃導入了第三代的「藏品查詢系統」,這個版本同樣以文化部共構版為基礎。在新版「藏品查詢系統」的初始頁面中,只提供了單一的搜尋框,功能看似簡略,但其實蘊含了智慧化及最佳化的設計理念。有些檢索系統會要求使用者必須先提供「名稱」、「類別」或「族群」等諸多欄位訊息,然後才能開始進行檢索操作。但這樣的設計卻可能讓非專業領域的一般使用者遭遇障礙,甚至因為不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而不得其門而入(搜尋出來的資料往往非常有限)。
史前館第三代「藏品查詢系統」所採用的單一搜尋框設計,乃是考量多數一般使用者的查詢習慣,設定為自動檢索資料庫內部的多項欄位,降低了使用的知識門檻。以館藏登錄號19980100022的「警鈴」為例,雖然在編目資料中的所屬族群為「卑南族」,但若在搜尋框輸入「魯凱」進行查詢,這件館藏也會被檢索呈現。原因為此藏品的資訊中包含「這類型的警鈴多於卑南各社及大南社使用,由於居於卑南平原的大南社是魯凱族中唯一使用此種警鈴的聚落,因此可能是受到周圍卑南族各社影響的文化採借結果」的相關訊息。這樣的檢索設計,可讓使用者不受限於既有的知識界限,而能夠更廣泛地觀看及比較可能相關的其他各種館藏。
若需要使用精確的進階查詢模式,可在左側的功能列,選取第三項「藏品查詢」功能,選擇自行輸入「關鍵字」、「藏品名稱」、「作者」、「年代」、「材質」、「登錄號」或「分類」等資訊進行布林運算,直接取得更精確的檢索結果。
左側功能列的第四項「分類瀏覽」功能,則彙整了八大類的館藏分類項目,包含「考古標本」、「大洋洲南島民族」、「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東南亞南島民族」、「臺灣東部歷史文物」、「臺灣南島民族」、「動物化石標本」、「岩石礦物標本」,可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檢閱模式。
檢索所得的個別藏品資訊,採用圖文並列的呈現方式,並提供多張不同角度的「藏品圖像」。若需要使用這些圖像資料,可以在網頁上直接製作授權申請表單。
採用圖文並列的藏品資訊呈現方式。
線上製作「藏品圖像」授權申請表單。
本文所介紹的史前館第三代「藏品查詢系統」,已於109年10月5日完成改版上線。或由「史前館官網→學習探索→典藏→藏品查詢系統」進入使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