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植物園文化的縞狀陶

文.圖提供/王仲群

陶器是考古學研究相當重要的物質,這些化身成器的黏土不只提供人們盛裝、烹煮、儲藏,也運用在埋葬或儀式。陶器通過一連串的階段成形:採土、練土、塑形、施紋、燒製直到成為器具被使用,這些過程中牽涉陶匠的手藝,不同群體的陶匠可能有各自偏好的製作習慣和程序,考古學家就能藉著觀察出土陶器的差異,嘗試辨識不同的群體。

植物園文化的陶器常常可以見到水彩般的縞狀紋理,相較於其他考古文化比例偏高且獨特,成為足以辨識的特徵之一(註1)。

認識植物園文化

植物園文化人活躍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臺灣西北部,從發掘出土的結果推測生活情景:他們更加仰賴農業耕作;陶罐除了盛水或者烹飪,更多用來儲藏;多樣化的石器用於耕種、木材加工等,漁獵用具相對偏少。隨著穩定的糧食供給及定居聚落的發展,晚期人口增加而由沿海地區逐步朝內陸或山區開拓,族群與區域之間的互動也愈加頻繁(郭素秋2002、邱水金等2014)。

陶器以褐色、橙紅色為大宗,細緻的泥質質地觸摸常有粉末沾手。表面大多未施加紋飾,然而當中印紋比例相較圓山文化明顯提高,而有「方格印紋陶文化」的舊稱。紋飾以方格紋、波浪紋為主,也有魚骨紋、折線紋、複合紋飾(劉益昌2011),陶器普遍可見層疊的縞狀紋理。

呈現水彩般流動紋理的縞狀陶(史前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提供)
呈現水彩般流動紋理的縞狀陶(史前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提供)2

呈現水彩般流動紋理的縞狀陶(史前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提供)。

縞狀釋義

縞狀一詞採借自地質學的學術名詞「縞狀鐵礦床」(Banded Iron Formation,BIF),縞狀或稱帶狀鐵礦床是分布廣泛的古老沉積岩層,反映地球由還原環境過渡到氧化環境的階段。光合生物出現後,將原先由岩漿作用產生的二價鐵離子氧化成不溶於水的紅棕色赤鐵礦及灰黑色磁鐵礦,兩種鐵礦層與矽土層反覆堆疊沉積形成縞狀鐵礦床,大多呈水平堆疊狀態,若經地殼錯動擠壓則形成帶狀曲線(何恭算2011)。

植物園文化的陶器紋理常見層狀堆疊的展現,陶片表面有紅色及黃褐色堆疊的帶狀紋理,在陶片斷面也能見到同樣的紋理,此現象並非單純的器表裝飾,而在原料準備階段即有特殊的處理,使得縞狀結構深入胎心。

呈現水彩般流動紋理的縞狀陶(史前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提供)1

呈現縞狀的大理岩(註2)。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藏之岩相切片,可見鐵土團塊及紅白相間的層理(王仲群2017)1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藏之岩相切片,可見鐵土團塊及紅白相間的層理(王仲群2017)2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藏之岩相切片,可見鐵土團塊及紅白相間的層理(王仲群2017)。

縞狀可能的成因

縞狀陶的製作應該在陶土原料即有所選擇,林宜羚(2009:121)推論,認為植物園文化的縞狀紋理是因為含鐵礦物所造成的,臺北盆地西側富含鐵元素的林口紅土區可能是當時陶工匠採取原料的重要來源。

這種層疊夾帶的狀況可能是所採之陶土本身具備的沉積紋理結構,例如湖泊紋泥層的堆疊紋理,揉製形塑後於燒製完成呈現;另一種可能則是在練土階段造成的紋理(劉益昌2011),部分學者由磚材的製作觀察,發現濕式製磚揉製不均勻或者練土的過程也會造成紋理出現(劉俊昱2011;鍾國風等2018)。

紅土的特性

檢視植物園文化遺址的分布狀況,以林口臺地周緣為主要分布區域,富含紅土的地質特性是否與植物園文化人陶器製作的原料相關聯?

紅土是泥沙沉積物、礫石經過風化淋濾後赭化的產物,主要由沉積岩類風化而成,礦物組成以低度變質岩類為主,涵蓋石英、伊萊石、高嶺石等黏土礦物(萬獻銘等1985)。因為當中包含的游離氧化鐵使土色呈現紅色,離子遇水會產生團塊膠結作用,在脫水時卻會硬化強固(翁作新等1985;張惠煌1985)。

縞狀陶可能的製作方式

摻水後的紅土具黏性及可塑性,脫水硬化後又極具穩固性,這樣的特性或許能調整陶土的塑性及穩固性,其蘊含的礦物亦可成為極佳的摻合料來源。過去的研究發現植物園文化的陶器以變質岩、沉積岩類礦物為主,極少火山岩礦物的成分,胚土組成一致性高(陳光祖1991;郭素秋2002;陳瑪玲等2009),這樣的胚土組成也與紅土的組成礦物大致相符,上述特性或許顯示紅土作為植物園文化人製陶原料的可能性。

然而紅土是否能成為摻合料或者製陶的原料,在燒製過後是否能夠呈現縞狀的紋理,仍待後續實際製作實驗來觀察及驗證。呈現類似水彩紋理的縞狀陶器,在植物園文化的陶器佔有一定比例,或許代表人們有著習慣採集陶土的來源;縞狀紋理也許是當時流行的紋飾或習慣的製作方式,使得植物園文化人延續著同樣的技術製作縞狀陶器,成為辨識他們的鮮明風格之一。

(註1)本文內容主要修改自筆者碩士論文《植物園文化之製陶技術選擇兼論縞狀陶製作》第七章。

(註2)筆者攝於桃園機場捷運臺北車站。

參考書目
王仲群
2017 《植物園文化之製陶技術選擇兼論縞狀陶製作》,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恭算
2011 帶狀鐵岩(Banded ironstone)。(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2020年10月1日上線。

邱水金、朱正宜、張益生、蘇清全、莊詩盈(邱水金等)
2014 《農委會合署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基地植物園文化遺址搶救發掘暨施工監看第二期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委託,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執行。

林宜羚
2009 《製陶原料的來源與選擇:以臺北盆地新石器時代晚期天文臺遺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作新、張惠煌、陳文泓(翁作新等)
1985 《林口紅土微觀土粒結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54號)。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光祖
1991 〈臺北地區考古遺址陶片之科學分析及相關問題研究〉。《田野考古》2(1):31-66。

陳瑪玲、陳珮瑜、林宜羚(陳瑪玲等)
2009 《十三行陶片紋飾研究與行銷策略運用——臺北盆地十三行文化相關遺址陶片分析研究報告》。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

郭素秋
2002 〈「植物園文化」探析〉。《文與哲》1:273-332。

張惠煌
1985 《林口紅土微觀土粒結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昱
2011 《臺北機器局遺址出土磚材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益昌
20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及防檢局等機關合署大樓工程基地植物園文化遺址搶救發掘報告:台北市植物園遺址(2009-2011)》。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萬獻銘、唐淑芬、呂仲泰(萬獻銘等)
1985 《林口台地紅土之黏土礦物組成、構造及性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48號)。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鍾國風、劉益昌、趙金勇(鍾國風等)
2018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史蹟活化利用保存及展示計畫—大小龜山及左營舊城地區》成果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