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總統的南島禮物:國史館文物委託管理記事

文‧圖/林芳誠

物件是博物館研究與展示的根本,而蒐藏不但是持續的文化過程(on going cultural process),博物館的蒐藏行為與蒐藏品的管理,更是涉及知識、權力、價值與意義的社會事實(王嵩山 2012:7)。但隨著許多社群逐漸珍視自身的文化遺產、文物返還與追討行動的付諸實行,以及人文社會學科對於研究倫理觀念的落實,不僅反應在田野資料蒐集的方式,也進而修正博物館過往蒐藏政策及其制定方式。

不同於以往透過國家宰制力量,或向遊走在道德灰色地帶的古董商購藏,博物館的物件來源,逐漸轉為由政府機關轉移、地方社群或私人的捐贈。為了展現臺灣與世界南島從古至今的連結關係,作為你我生活經驗反思借鏡的南島文化實踐知識系統,以及彰顯南島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史前館自2018年即展開以「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為主軸的南島常設展廳的更新工程。在既有館藏的基礎下,持續進行臺灣、東南亞與太平洋等南島文化相關物件的蒐藏規劃。然而,在上述研究與蒐藏倫理的意識提昇,物件取得相對需經過更仔細的盤點,與被展示社群達成共識、乃至雙贏的局面。

目前史前館與世界南島族群相關的標本,除了開館籌備期間以計劃性的方式陸續購藏外,主要仍以日本學者岩佐嘉親先生自2008年起捐贈畢生收集的大洋洲文物為大宗,其中又以索羅門群島、薩摩亞、斐濟等地的樹皮布標本促進史前館對相關植物、纖維製品大量的研究材料與成果。

國史館大洋洲展廳。

國史館大洋洲展廳。

但就臺灣與世界南島的互動關係,特別是我國與太平洋、東南亞在政治經貿情勢來看,依《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規定,主責典藏、維護、管理與展示我國總統與副總統禮品的國史館,則能透過文物提供我們和邦交國之間的交流與變遷脈絡。

因緣際會下,筆者有幸擔任此項館際合作的橋樑:首先透過國史館史料文物系統進行查詢,在各邦交國或民間團體致贈我國歷任正副元首(範圍從蔣經國總統到蔡英文總統)7000多項文物當中,過濾出與南島族群相關之物件700餘項,經檢視後再訂定委託管理文物數量總計358項。文物類型包含實體及模型船、扇子、船首、貝珠錢、故事板、Kava盆、竹枝航海圖、鯊魚劍、木雕、草蓆與植物編織品、動植物貝殼項鍊首飾、服飾等。隨後,透過雙方館長及相關人員的互訪與交換意見後,針對文物的處理方式採委託管理、分梯次且逐年移藏的共識進行作業,同時在2019年12月簽訂契約後,首批14項文物即成為史前館在文化部辦理「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特展展示物件。

國史館人員於2019年7月來訪,參觀史前館典藏庫房,以了解未來文物移藏後的暫存位置)。

國史館人員於2019年7月來訪,參觀史前館典藏庫房,以了解未來文物移藏後的暫存位置)。

019年12月,史前館同仁前往國史館進行第一梯次移藏文物檢視作業。

2019年12月,史前館同仁前往國史館進行第一梯次移藏文物檢視作業。

即使我國外交處境實屬艱困,但每個邦交國致贈的物件可以訴說的層面非常多元,從直觀的國家視角來看,可一窺太平洋島鏈防衛布局以及國際情勢詭譎多變,或者外交人員在建交與斷交之間需承擔的輿論壓力。但如王嵩山(2012:133)認為:「[…]文物與藝術再現,便不只是被動地『反映』社會文化體系,不只是『人類適應環境的(具體而詳實的)記錄』,也不僅作為『歷史的見證』,而是在社會文化繁衍、再生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積極、且極具創造性的一種能動的主體(agency)。」我們當然也可以從物件形式來探討其社會發展脈絡,例如帛琉歷年來以各種造型,如:男子會所、海龜、儒艮、魚類的雕刻故事板為致贈項目,展現1920年代日本統治期間受到日本民俗學者土方久功(Hijikata Hisakatsu)影響,將口述歷史與神話故事作為工藝發展技術的表現;抑或是馬紹爾等國家致贈的實體與模型船,表現南島族群「海是通路而非阻隔」的世界觀,進而延伸至1970年代以來,太平洋各島國之間如何藉由航海知識與造船技術的復振,重新與傳統文化取得如James Clifford(2018)所說的銜接(articulation)關係,同時深化族群自信心以及對於文化主體性的宣示。由國族文化符號象徵的建構過程,到消費觀光所隱含與政經力量互動結果,再到南島族群的連結與文化去殖民,都是可以加以研究探討的議題。

史前館於2020年上半年在文化部辦理的「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特展,即以第一梯次國史館移藏文物作為展示。圖為索羅門木雕船首像Nguzu Nguzu。以人偶手持軍艦鳥(Frigate bird)象徵順利尋得航行方向。

史前館於2020年上半年在文化部辦理的「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特展,即以第一梯次國史館移藏文物作為展示。圖為索羅門木雕船首像Nguzu Nguzu。以人偶手持軍艦鳥(Frigate bird)象徵順利尋得航行方向。

 

位於國史館大洋洲展廳內台馬號舷外浮桿船。

位於國史館大洋洲展廳內台馬號舷外浮桿船。

2020年8月,史前館會同國史館人員於大洋洲廳檢視台馬號纖維編織船帆的文物狀況。

2020年8月,史前館會同國史館人員於大洋洲廳檢視台馬號纖維編織船帆的文物狀況。

史前館已於2020年8月份前往國史館完成第二梯次文物的檢視工作,預計年底前完成移藏作業。有趣的是,此次移藏文物當中最受矚目的是見證臺灣與馬紹爾邦交情誼、船身長達4.67公尺、寬3.3公尺的舷外浮桿船(out-rigger canoe)─台馬號。台馬號2005年獲贈時因為體積過於龐大,最後還需派出軍艦運輸才能順利返抵國門,因此此次從臺北運送文物至臺東的過程,這些具備邦交意義的物件不僅需要仔細無虞地包裝,台馬號也需先拆卸後再行運送,其作業相對具有挑戰性。而在台馬號船身、連接板、船帆與浮桿的組裝方面,因牽涉南島文化獨特的綁繩技術,史前館預計邀請馬紹爾或擁有相關經驗的太平洋南島船團,以結合南島航海技術與知識的工作坊形式,納入未來辦理活動的評估依據。南島展廳的更新在國史館強而有力的物件支援下,不只強化展示的精采可看性,同時也拓展了史前館未來對於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的研究發展面向。讓我們一起期待「南島世界‧世界南島」展廳的到來。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