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出沒在南科考古館的史前人──雨宮國廣先生的史前工具製作展演

文‧圖/馬耀基朗Mayaw Kilang

史前館在2019年12月15至16日,與中研院民族所及國家海洋研究院,在南科考古館共同舉辦「跨越黑潮─臺灣東方海洋文化探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邀請了中研院臧振華院士及台日共21位專家學者,從考古學、民族學領域,針對海洋文化進行論文發表與論壇交流。除了研討會,大會也同時邀請日本工匠職人雨宮國廣先生,擔任「史前人的工具製作文化」展演,讓整個研討會活動除了靜態的專家學者討論外,更讓觀眾體驗一場活的史前人生活重現。

雨宮先生1969年生於日本山梨縣甲州市多摩川源流的山間小村,在高校畢業後,原先立志要成為演藝人員,但沒有達到原先的預期目標,於是回到家鄉,在1989年開始踏上工匠生涯,10年後以「雨宮工匠」之名創業。他突破以機械為主體的產業,開始學習手工為主的傳統技術。2005年起,他以5年時間,全程使用非機械工具,完成6個榻榻米大的小屋。2008年則開始對機械與鐵製工具製作的物品另有一番思考,也因此開始接觸與研究石斧。

現場觀眾實際體驗史前工具的使用

雨宮先生熟練地以石錛進行刳木,將觀眾帶到史前人技術高超的世界。

到了2015年,雨宮先生在日本石川縣能登町的真脇考古遺址上,透過石器道具的傳統木作工法,開始建造生態繩文小屋。不久便接到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委託製作「3萬年前的航海徹底重現計畫」所需要的獨木舟,反覆試驗後終於完成。而這艘獨木舟也在2019年7月從臺灣出發,穿越黑潮,順利抵達與那國島,成功完成壯舉。

研討會當天,南科考古館安排雨宮先生在南科考古館的中庭天井廣場進行展演。這個廣場是觀眾參觀完南科考古館第一與第二展廳後,可以稍作休憩的地點,廣場雖然不大,但是配合著鵝卵黃的牆面、矗立一棵緬梔花,地面以自然土壤為主,用石磚鋪設著南科考古館的平面示意圖,四周以鵝卵石圍繞廣場,同時擁有裝飾與透水的功能,輔以廊道旁的觀景窗,仰望著湛藍的天空,氛圍十分宜人,亦是平常觀眾打卡拍照的熱門地點。

館方向雨宮先生說明場地後,本以為雨宮先生將工具配置好後,即開始進行活動,沒想到雨宮先生連服裝都經過一番設計與安排,只看著雨宮先生換上鹿皮製的上衣與下裙,綁上護腿,配合其長髮虯髯的外貌,彷彿史前人再現。現場特別邀請大學日語老師來協助翻譯,南科考古館則另外製作小型說明板及雨宮先生的介紹DM,幫助觀眾很快進入情境。

一開始,雨宮先生先移至緬梔花樹旁站立,以向遠方呼喊的聲音進行開場。原來,雨宮先生是要營造史前人從森林中穿出,撿拾木棒作為生活工具的意象。緊接著他向觀眾介紹使用木棒掘土與砍擊另一塊木頭,發現不甚方便,且毫無效率。緊接著拿起鵝卵石,示意朝地面假裝敲擊,放下石頭後,拿起事先準備好的石片器,開始與木棒綑綁在一起,同時也告知民眾,要事先用水浸濕,才能將石片與木頭緊密牢固綁好。雨宮先生依序完成石斧、石錛與石刀,將完成的石器往原木上進行砍、削、刨等動作。雨宮先生也向觀眾示範如何製作貝斧,並利用貝斧進行輕鬆的刨木動作。

雨宮先生以自製貝斧進行刨木

雨宮先生以自製貝斧進行刨木。

雨宮先生不只示範石器、貝器的製作與使用,同時也一邊與觀眾分享他自己為何從事這樣工作的緣由。他在現場亦分別使用鐵製斧頭與電鋸來砍木做為對照,說明與石器比較,鐵製斧頭與電鋸鋸木的確快速且有效率,但是也容易破壞環境,大量利用這樣的工具,違反資源永續經營的理念,如同竭澤而漁一般。他認為自己成為史前工匠,時時思考與環境的永存,是可以借用石器工具發展出人類永續生活方式的觀念。

雨宮先生的展演,讓當天的觀眾驚艷許多。觀眾認為博物館展示非常多史前的工具,雖然提供文字圖片的介紹與影片播放,但是仍無法達到親自看到雨宮先生的製作來得具臨場感與強大的說服力。更重要的是藉由跟雨宮先生的互動,更能深入了解史前工具的製作與使用。

現場觀眾實際體驗史前工具的使用

現場觀眾實際體驗史前工具的使用。

另一有趣的軼事是,雨宮先生在中午休息時間,會穿著獸皮衣在展廳內走動,並與觀眾互動,也不畏烈日,直接在博物館外的植栽區躺下,享受陽光的照耀。觀眾對此感到驚喜,甚至有小朋友驚訝地說:「博物館的史前人模型會動!」或許南科考古博物館多安排這樣的活動,肯定能讓觀眾對於考古縮減了極大的距離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