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專欄
一場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展覽過程─《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策展有感
回想第一次踏入文物館的那天,那時的我應該沒辦法想像,我們竟然可以完成現在展場的樣子。
2018年的6月,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辭去原本熟悉的工作,想趁著還有點本錢失敗的年歲,給自己一個機會有新的嘗試。沒有經驗也不是文化相關背景的我,離開舒適圈,來到所謂的文化圈工作,在還沒搞懂一切的情況下就進入了地方博物館。2019年這趟旅程對我來說,很新鮮、很刺激,但也很多挑戰。
在迷茫中摸索,在挑戰裡挖掘
2019年,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因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的關係而有幸雙方共同籌備策展,依循成功鎮是一處蘊含了豐富的海洋文化、人文歷史的地方,而以「海」為發想核心。
起初,我翻閱了許多書籍,搜集了一些資料,但還是沒辦法想像如何從無到有生出一個展覽。是要把書上的文字搭配一些照片輸出貼滿展場就好了嗎?然後再放一些展物展示?地方館和美術館的差別又是甚麼?種種的疑惑和不安,在史前館的夥伴邱胖與頌恩的陪伴和帶領下,漸漸明朗。
第一次的工作坊是邱胖帶著我們兩位策展人畫出對成功的印象,我挖掘腦海裡僅存的童年記憶,想到小時候去橘子山玩水的畫面,其他就是一般觀光客對於成功會有的基本印象,像是三仙台、東管處之類的,突然發現自己對家鄉的認知非常薄弱,好像沒有很認真的認識這個地方。
完成第一次工作坊後,第二次的工作坊就由我們自己帶領東區原住民館的館員,大家從專業的角度和策展經驗提供了很多想法。最後則是進入到自己的部落,帶著長輩們畫出他們對於成功鎮過去的印象,那次經驗讓我難忘。其實我不太習慣站在人群中說話,更別說帶活動了,在工作坊的前一天,心裏還是很抗拒這件事。可能是因為沒有事先了解部落的地方背景,在當天緊張又有壓力的情況下發生了意外的小衝突,但也因為這場工作坊讓我們有意外的發現,找到如今很少人提起的一條已在海邊消失的路。
挑戰還沒結束,緊接著就是到處奔波的田野人生。沒有什麼人脈的我,當然就從身邊的家人、朋友開始,尋找可以訪問的對象。那天阿嬤一通電話,解鎖了我人生第一次的田野。我們去到新村海邊拍攝膠筏下水,在人群的談話中,抓空檔的時間訪問,後來有人告訴我們,部落有人正在做古帆船,於是我們轉移陣地,想說一定可以收集到寶貴的資料,結果到了現場,大家都在忙,沒時間理我們。而這只是田野的開始,後來碰到臨時更改訪談時間和被放鴿子的情形,都已當作家常便飯。原來田野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簡單,它比想像中還要耗費心力。
地方館所面臨的窘境
每次田野都是難得的機會,在館舍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利用有支援人力顧館的時間去田野,而不去影響KPI要求的開館天數。在衝刺田野的階段,我們也會受限於支援擔任一些活動的工作人員而錯失了田野的機會。
不太清楚過去文物館是在什麼樣的期待下被建立,許多人期望沈寂的館舍可以帶來改變,所以賦予地方博物館沈重的目標,只要達成目標就是活化館舍。但這讓我思考地方博物館的角色是什麼?我們要追求短暫的量,還是追求能夠滲透人心的質呢?我們要追求好看的數據,還是追求無法衡量卻帶來感動的內容呢?怎麼樣才能讓地方館走得長遠呢?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在追求量和質之間掙扎,這或許是許多決策者對於文物館及駐館員的不了解而產生的現象。誰了解文物館實際的需要,誰知道一線駐館員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呢?
將經歷壓榨成有溫度、有共鳴的展場文字和空間
將所有田野的資料整理後,開始了被催稿、趕稿、校正的人生,在這之前我們已有了寫文章的訓練。為了提升文物館粉專的追蹤人數,我們開始在每週二、四固定時間po文,分享一些田野的歷程。寫文章剛好不是我的專長,記得剛開始打文章的時候,真的蠻痛苦的,短短三百字的文章,常常是花一整天想出來的,甚至下了班後還在腦海裡拼湊出各種字句,趕在期限前生出來。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粉專追蹤人數從七百多達到一千兩百多人。
一開始,面對一進門就一覽無遺的長方形展場空間,真的沒有任何想法,但後來因為邱胖的點子連結展覽名稱,使整個展示空間有不同的呈現,也賦予了不同的生命意涵,誕生了「潮」、「留」、「浪花之道」三個大單元。決定好展場空間後,我們開始尋找藝術家、印刷廠商、木作廠商,最後正式進入將所有的文本資料慢慢建構出來的布展階段。當然這個過程也不都是很順利的,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我們總是開玩笑地說,這是一個受咒詛的展。
micekiw(採集貝類)展區是耗費許多心力的地方,除了固定貝殼這件事情非常崩潰以外,其實在籌備展覽的後期,因為貝類的資料不足,差點要放棄這個展區,但最後決定在燃眉之際再做最後一次的工作坊。我們帶著貝類的照片,去到芝田文化健康站,一一詢問老人家。開展後,我邀請這群老人家來館內,他們因為看見自己熟悉的文化,就自己當起了導覽員的那一瞬間,讓我覺得當初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在那個瞬間他們特別耀眼。
其實我不是在策展,是在找自己
因為策展,我們去到很多不曾踏過的地方,接觸到不曾接觸的人,也發現了不曾知道的歷史。
因為那天豔陽高照的日子,越過了三仙橋,沿著岸邊踏著凹凸不平的礁石,差點中暑才找到正在micekiw的faki(叔叔/伯伯),發現原來cekiw(貝類)不只是一個名字。因為那次工作坊老人家的一幅畫,我們克服恐懼走過危險的秘密通道,又走了好久的沙灘,面著海推算退潮的時間,為了親眼看見那條已被海浪侵蝕的路。因為夥伴的鼓勵,在豐年祭的前一天晚上,慢慢的步伐,像是走十幾年來的路,我踏進自己從未進入的kapot(年齡組織)。
我自己本身是成功在地的孩子,過去鮮少有機會暸解自己的文化,又或者說不太在意這些文化,因為了解或不了解對我好像沒有太大的影響,也不懂文化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因為那次好奇麻荖漏事件爆發地點就在自己的部落,於是翻出了家族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資料,畫出長長的家譜。永遠無法忘記那天,看見用日文拼出的事件人物的族語名字,那個震撼讓我無法切割自己和這片土地的連結。
無法想像,無盡感謝
我不知道人生會不會有第二次相同的經驗,這些回憶實在太珍貴了。
時間很寶貴,因為再多的錢也買不到。我不後悔將我一去不復返的歲月投注在這個展覽。我嘗試了很多未曾做過的事情,帶工作坊、田野、設計展覽主視覺、在眾多學者出席的博物館論壇發言,發現了不同領域的自己,從來沒有想像過自己可以完成這些事情,就像是第一次踏進文物館那天,無法想像我們真的完成了這個展。
從某個角度看,或許這個展的誕生是歷經各種的咒詛,但其實不然。在開展後,我們收到許多正面的回饋,也看見這個展的影響力持續在發酵中,這些感動無法用文字描述,也無法用數據去衡量。
謝謝參與在【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的各位,沒有你們的這塊拼圖,就無法拼湊出這個展,期待成功的故事,繼續寫下去。
展覽資訊
名稱:《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01~2020/03/31
地點: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臺東縣成功鎮民富路43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臺東縣成功鎮公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協辦單位: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
新聞報導:成功潮留生活特展 史前館攜小館找回地方記憶
(本文作者為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駐館規劃解說員,《海想聽,》成功潮留生活特展雙策展人之一)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國際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