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第512期

發行日期:2024.04.01

編輯語

文物返還始終是國際博物館在意的議題。去年臺灣首度迎回存放在英國的原住民先人遺骨,從事務到儀式都需要所有參與者不分單位與族群戮力促成,本期推出南科考古同仁參與返還過程事務的看見與學習。

動物考古學主要探討人與動物的多元關係,在歷史上,諸如食物、工具、商品、寵物等等,都可以看出這些關係之於人類行為的轉變,還有對於自然生態的影響。本期先來看食物與工具這兩個面向。

博物館的工作在看得見的事務上固然處理的是物件本身,但背後牽涉的是人對人、對物、對事的對待,而能看出這些有機會進入博物館典藏的物件,背後需要多少人將心比心的重視與相待。


從牡丹社事件遺骨安置寄藏看博物館的文化學習
話題 • 話語

從牡丹社事件遺骨安置寄藏看博物館的文化學習

  • 文‧圖提供/馬耀基朗
存放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臺灣原住民先人遺骨,經過各界努力合作,終於在2023年11月6日返回臺灣,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擔任見證人,屏東縣牡丹鄉的族人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簽訂寄藏契約,共同合作將遺骨暫存於南科考古館,俟牡丹鄉鄉公所尋覓到合適的安...
詳全文

動物也要考古?(上)
考古探索

動物也要考古?(上)

  • 文‧圖提供/陳霈璿
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留通常是破碎不全的,且因為埋藏環境、不同骨骼的構造、或受生物擾動、發掘方式等等後期影響,有些骨頭出土時會更加殘破不堪。這時最困擾的莫過於現場的發掘人員,在想盡辦法將遺留完整取出同時,免不了會產生一個疑問:這些東西真的...
詳全文

2023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與物、與人之間的互動
回想 • 迴響

2023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與物、與人之間的互動

  • 文‧圖提供/楊絲羽
2023年暑假很難得有機會能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南科考古館實習,實習的工作除與學校所學結合外,同時也見識到學校課程不曾接觸過的事務,遠比自己以觀眾身分參觀博物館獲得更多觀察和體驗。雖然當初以為只會接觸典藏管理相關的工作,但也因為帶導人...
詳全文

搶先報

廣告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