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營埔文化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營埔文化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分佈於台灣中部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流域中下游地區一帶,年代距今約3500-2000年前。營埔文化分佈範圍廣,包括各種不同的地形,有海岸、平原、濁水溪大肚溪的河邊台地,顯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有較大的彈性。主要的遺址有台中縣清水鎮牛罵頭,大甲鎮水源地、大甲東、后里鄉舊社、七星農場,神岡鄉莊後村上層,大肚鄉營埔;南投縣南投鎮軍功寮,集集鎮洞角、大坪頂、草嶺頂、大山,竹山鎮竹山神社,彰化市牛埔遺址上層等遺址,甚至遠達濁水溪南界雲林縣林內坪頂遺址。

陶器以灰黑色陶為主,亦有紅褐色陶。多數含有細砂,少數泥質,間有磨光者。紋飾種類繁多,有圓圈紋、凹弦紋、羽狀紋、斜行線紋、菱形方格文、波浪紋、貝紋、繩紋、附加堆紋、彩繪紋等,這些紋飾主題彼此搭配組合,構成各種圖案。器形有罐、缽、鼎,有的帶有器蓋、圈足。石器數量多,類型變化亦較大,有斧鋤形器、石錛、石刀、石鏃、石球、網墜等。骨器有骨鏃。裝飾品數量不多,有石環、石玦、陶環、墜形器等。各遺址在陶器、石器的內涵上,雖然表現相當高的一致性,但仍有其各自顯著的特色。如營埔之獸足形鼎足、彩陶,洞角之石臼,大坪頂之石英岩石球,芬園舊社、莊後村之陶器幾乎都是素面無紋,而且器形也已經開始變化,也許應該把芬園舊社、莊後村這些遺址當成另外一個類型來看待,他們代表的是營埔文化的晚期階段。

這個階段人類的生活形態以農業為主體,除了發現大量的石鋤、石刀等農業工具之外,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曾經發現稻殼遺痕,經鑑定是屬於印度亞種的栽培種,推測當時可能已種植稻米。除了農業之外,狩獵、漁業在河流中游地區也相當發達,在這些地區的遺址中往往可以發現大量的網墜和箭頭。

參考來源
1、劉益昌(1999)《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中縣文化,頁83 – 84。
2、資料庫連結:http://twstudy.sinica.edu.tw/cgi-bin/search/one_site.mpl?v=1562。
資料來源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