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粗繩紋陶文化


撰稿者
杜美慧
內容

粗繩紋陶文化,又稱為大坌坑文化,是目前所知台灣地區最早出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早在1940年代,日本學者鹿野忠雄便已經假設有這一個文化層的存在。1964年,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知名考古學者張光直主持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之發掘工作,發掘出大批遺物,其中便有相當多的粗繩紋陶片。張光直綜合此遺址下文化層及高雄鳳鼻頭遺址下文化層所出土之遺物,以大坌坑遺址之名提出「大坌坑文化」,主張該文化可能是台灣最初始階段的農耕文化。

顧名思義,粗繩紋陶文化最重要的遺物特徵,便是陶器表層具有粗繩紋。該文化的陶器陶質粗而較鬆軟,通常含砂,且燒製的火候不高(約攝氏400至500度);表面的顏色以淡褐色為主,亦有暗紅、渾褐、黃色的;器型簡單,主要有碗缽及口部低、圓鼓腹且圈足低的罐;紋飾以繩紋和劃紋為主,前者是以較粗之繩索壓印而成的紋飾,主要施於陶器頸部以下的體部,幾乎不施在口緣之上,後者則僅見於口部和肩部,紋樣通常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近於平行的線條,劃成間斷或連續的波折、直線、交叉等流暢的線條。石器方面,發現的數量和種類都不多,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磨製石錛、網墜、石鏃、有槽石棒等。

宋文薰認為,比較舊石器時代晚期之長濱文化與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粗繩紋陶文化之地域分布及文化內涵,可以發現粗繩紋陶文化與先陶階段的長濱文化顯然不相承接。粗繩紋陶文化作為一個已有製陶與磨製石器技術的文化實體,並非承繼長濱文化傳統,而是一個由海外傳進來的新階段文化。

粗繩紋陶文化,最早在台灣北部大坌坑遺址發現,其後在台灣南部與中部陸續被辨識出來。台灣東部的相關研究則較晚起步,1969年R.J. Pearson曾以泰源遺址的採集資料,提出東部有三群具先後次序的繩紋陶類、泰源陶類及阿美陶類,並且認為其中的繩紋陶類與西海岸大坌坑期的粗繩紋陶有關,但是他缺乏層位學上的證據。1980年代,宋文薰與連照美兩位教授帶領台大考古隊進行多次的卑南遺址搶救發掘,發現在遺址堆積的最下層,有一繩紋陶文化層。

目前已知有大坌坑文化層分布的重要遺址,包括台北大坌坑、台北圓山、宜蘭蘇澳新城、台中牛罵頭、台南歸仁八甲村、高雄鳳鼻頭、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台東卑南、金門富國墩、澎湖菓業A等。

關於粗繩紋陶文化的年代,有許多學者試圖推論之:張光直根據遺址中相對的層位關係,並參考日月潭的孢粉史年代,推測大坌坑文化大約是在公元3000前至1萬年之前;黃士強利用採自八甲村遺址地表的貝殼,測定一個碳十四年代並經樹輪年代校正為6300加減179B.P.;臧振華則在澎湖群島發現以繩紋陶為特徵的菓葉期,將其年代範圍定在4600-5100B.P. ,並且認為綜合許多線索,台灣地區的粗繩紋陶文化之年代上限最早應該不會超過7000年前,最遲則在5000左右而開始。

參考來源
1、Chang, Kwang-chih and the Collaborators(1969)"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2、宋文薰(1980)〈由考古學看台灣〉,《中國的臺灣》: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3、連照美(2000)〈考古學的理論與實踐—卑南研究二十年〉,《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5-31。
4、臧振華(1989)〈試論台灣史前史上的三個重要問題〉,《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85-106。
資料來源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