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芝山岩(芝山巖)文化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又稱為「芝山巖文化」。芝山岩遺址是1896年日人粟野傳之丞所發現,為臺灣考古學史中最早被發現的一個史前遺址。自發現至今日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此遺址發現雖早,但在民國七十年以前,一般對這個遺址的文化內含一直模糊不清。直到經過年代測定後,推論該文化距今大約3500年以前。   

芝山岩文化僅發現於台北市芝山岩遺址。該遺址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為芝山岩文化。芝山岩文化層中出土的陶器有罐、缽、碗、豆等各種類型,還有紡錘、陶環、陶質裝飾品等,紋飾類別繁多,除了彩繪紋之外,還有捺點紋、圈紋、繩紋和劃紋等。石器有打製石斧、石鏟、石鋤、磨製石斧、網墜、凹石、石錛、石鑿、石刀、箭鏃、石杵和玉質飾物。骨角牙器也很多,製作得非常光滑細緻。此外,還發現了木製的器物,包括掘棒、尖狀器、陀螺形器和木槳形器等;另外還有編織物,以及碳化的帶穗稻米和大量動物骨骼。   

由以上的發現可得知,該文化的人所持的生產活動,除了農耕之外,漁獵亦佔重要地位,狩獵的主要對象是鹿和豬。狗則應為飼養的。以鹿、豬、狗之顎骨數量來說,鹿有86具(佔59.3%);豬有51具(佔35.1%);狗有8具(佔5.5%)。豬所佔的比例相當大,其若全為野生,則可顯示當時野生動物的生態,野豬之數量僅次於鹿。當然不排除部份為飼養的可能。

參考來源
1、臧振華著 1999《台灣考古》。台北市:文建會,p.48 – 50。
2、黃士強 1984 《台北之山巖遺址發掘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p.6、56。 資料庫連結:http://www.culture.gov.tw/02-24/html/Chapter_A/Chapter_A_2/chaper_a_2_section02.htm http://www.ynes.tp.edu.tw/dolphin/history1.htm http://twstudy.sinica.edu.tw/twstudy/history/text/point4_5.html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