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訊塘埔文化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訊塘埔文化,是考古學家劉益昌先生在2000年,所提出的一個近幾年新辨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接續大坌坑文化晚期逐漸演化發展而來的地方性文化。劉先生以前將這個文化稱為繩紋紅陶文化的訊塘埔類型,但是因為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分布於北部地區(新竹到宜蘭之間)的這層史前文化,確實跟其他地區繩紋紅陶時代的文化有所差異,並且富有地方性色彩,因此將之前所稱的「訊塘埔類型」提升到文化的層次上,將其改稱為「訊塘埔文化」,並且提出它是與台灣地區繩紋紅陶時期的文化並列的一個地方性文化(劉益昌2000:110)。

劉益昌先生在1990年代初期,根據台灣各地遺址調查與遺物分析的結果,認為台灣的北部區域在大坌坑文化之後,應該有一層與中南部地區屬於繩紋紅陶文化的牛罵頭、牛稠子文化相對等的史前文化存在,也就是後來他所提出的由北部地區大坌坑文化晚期發展而來的「訊塘埔文化」。這個文化的分布區域主要是基隆到淡水間的北海岸,以及關渡以下的淡水河河岸,與台北盆地的北側斜坡,主要遺址包括了八里鄉訊塘埔遺址、萬里鄉的萬里遺址、金山鄉的龜子山遺址、三芝鄉的老崩山遺址、古莊遺址、豬山窟遺址,以及淡水鎮港子平遺址等。

訊塘埔文化的年代,應在距今4500年到3500年前之間,它的文化內涵可以從上述遺址出土的陶質遺物與石器來說明:從陶質遺物來看,訊塘埔文化的代表主要是褐色的繩紋陶,質地夾有安山岩、輝石顆粒或其他砂粒,表面處理可能是由紅褐色抹平、塗紅或是拍印繩紋,由於保存狀況不良,表面常常會風化脫落,因而露出粗糙的胚裡;從型制上來看,此文化的陶器與大坌坑文化大致相近,器型以圜底鼓腹罐為最多,但部份則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最大的區別就是訊塘埔文化的陶器口緣沒有突脊,而且口緣上也沒有像大坌坑文化施有劃紋;而在石器方面,此文化的石器類型較少,有石錛、石鑿、打製與磨製石斧、凹石、石錘、石刀與大型尖狀器等,因為有石刀等石製農具的出現,顯示此文化具有農業的發展(劉益昌2000:110-111、2004:15)。訊塘埔文化的辨識與確認,有助於考古學家了解台灣北部區域史前時代的文化層序與其發展。

參考來源
1、劉益昌、郭素秋(2000)《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研究,台北市:民政局。
2、劉益昌等(200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七期-台北縣、基隆市、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台北市:內政部。
資料來源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