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丟棄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二次丟棄就是指在一個考古遺址裡,過去人類所使用的各種器物例如石器、陶器等,以及他們在進行如製造工具、準備食物或是進行宗教儀式等各種活動的時候所使用的東西或產生的現象,離開了其原來被使用或進行活動的地方,而被棄置到另外一個場所,就被稱為二次丟棄。
形成二次丟棄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於人類的清掃行為。為了保持生活空間或活動區域的整潔與活動便利性,人們通常會在這些場所進行清理活動,將一些器物或垃圾等廢棄物放置到不會妨礙他們行走或進行其他活動的地方,如此一來,原先位於活動空間內的部分器物就會離開其原來被使用的場所,因而形成二次丟棄的情形。
二次丟棄在考古遺址中,通常會以灰坑、貝塚等形式出現。「灰坑」是考古學界的專有名詞,指的就是過去人類清理垃圾及廢棄物後,丟棄它們的地方,也就是現代人類所使用的垃圾坑;「貝塚」則是過去人類食用完貝類,集中丟棄貝殼所造成的一種考古現象,有時也會將一些廢棄物丟入貝塚中,因此貝塚裡除了貝殼之外,也經常會有其他的器物遺留。對考古學家而言,辨識出二次丟棄的現象,能協助他們避免與器物的初次丟棄搞混,而造成後續在空間分析或其他研究上的錯誤解釋,例如將垃圾堆誤認為人類活動密集之地,因此,了解形成二次丟棄的人類行為,以及辨別其所呈現的考古現象,是考古發掘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