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遺址
關渡遺址(KT),過去又名江頭遺址,隸屬於台北市北投區關渡里,經緯度是東經121°27`10"、北緯25°07`25"。其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匯合處之北岸台地,大屯山至面天山的西南餘脈上,為熔岩流風化所形成的紅土階地,海拔高度30-50公尺。關渡遺址之範圍包括了現今馬偕護校、基督教神學院及關渡宮一帶,大度路以南至關渡宮後面台地頂面斜坡均有遺物之分布。根據台閩地區考古遺址第七期普查研究計劃之調查,遺址面積約為160000平方公尺。該區域現在除了現代建築外,另有墓園及綠地分布,遺址已大部分受到破壞。
根據文獻記錄,關渡遺址至少在1911年之前就已經為學者所發現,森丑之助曾經在此發現有打製與磨製石器(森丑之助 1911)。不過在日治時代末期以前,少有學者研究本遺址,相關之資料很少,難以推究森丑之助發現遺物的地點為何處。1943年,國分直一進行地表調查工作,發現舊淡水線江頭站(今日關渡)附近有三個貝塚遺跡,同年十一月,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兩教授再於本遺址進行發掘。戰後,對關渡遺址所進行的考古調查相當多,其中較著名者包括石璋如與宋文薰(1956);宋文薰、劉斌雄與劉枝萬(1960);盛清沂(1963);宋文薰與連照美(1990)等等。發掘工作則相當稀少,僅有1999年李匡悌所進行者。
根據歷年調查及試掘之資料,關渡遺址可能擁有大坌坑文化晚期之內容,明顯出現了圓山文化層與十三行文化晚期的特色,另外也可能存在有芝山岩文化及植物園文化的要素(劉益昌、郭素秋 2000)。本遺址是為一貝塚遺址,有許多的貝類生態遺留。出土之陶遺留有大坌坑式繩紋陶、圓山式夾砂陶、植物園文化的泥質印紋陶等、十三行文化之硬質印紋陶。石器部分,已知有磨製及打製的石斧、有肩石斧、靴型石斧、有段石錛、錛鑿、矛鏃、凹石、石錘、砥石等。另外,也有發現如鐵器殘件、玻璃玦、玻璃環等,一些較為近代的遺物。關於關渡遺址的年代層序,部分考古學者認為應該有五層,由早而晚排列:大坌坑文化晚期應落於5000-4500B.P.,芝山岩文化層為3800-3200B.P.,圓山文化層3800-3200B.P.,植物園文化層2800-1800B.P.,十三行文化晚期則為1800-350B.P.。
本遺址的重要參考文獻有:森丑之助〈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跡に就て〉;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台灣先史考古學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盛清沂〈台北縣關渡遺址調查記〉;李匡悌〈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文化遺址試掘補充調查報告〉等。
2、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54 〈台灣先史考古學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民族學研究》18(1/2):67-80
3、盛清沂 1962 〈台北縣關渡遺址調查記〉,《臺灣文獻》13(1):29-74。 4、李匡悌 1999 〈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文化遺址試掘補充調查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家新建工程局。
5、劉益昌、郭素秋 2000 《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6、劉益昌等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第七期-台北縣、基隆市、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