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大肚營埔遺址


撰稿者
鄭建文
內容

營埔遺址(代號為YP),位於大肚溪北岸營埔村渡船頭聚落東側,行政區隸屬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東西寬約350公尺,南北約250公尺。現況多為水田,部分區域為建築物,保存狀況大致良好。   

本遺址於西元1943年1月為國分直一調查大肚丘陵西緣和北岸時所發現。1943年至49年間,國分多次調查並進行試掘,取得彩陶、黑陶及鼎足等遺留,認為與大陸北方的黑陶文化有關。1964年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和張光直進行發掘。1987年劉益昌進行調查,1992年宋文薰等執行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計畫時曾進行調查(劉益昌負責)。1994臧振華等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再次調查。   

本遺址陶器以灰黑色夾砂陶及泥質陶為特徵,亦有紅褐色系夾砂陶。器形有侈口罐、缽及三足鼎形器等,也有陶環、器蓋、圈足、鼎足等殘件。常見圈點紋、弦紋、山形圈紋、羽紋、貝紋等多樣化紋飾。石器則有大型石犂、石斧、石錛、石鏟及少量玉器。遺跡有灰坑,另外曾在陶片上發現過稻穀的遺痕,經日本學者長重九鑑定,屬印度亞種的栽培種。  

本遺址碳十四定年結果為2970±80 B.P.、2810±199B.P.、2250±60B.P.,大約可界定為距今3500至2000年前的遺址。由於發現時間早、內涵完整,故成為西海岸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黑陶文化代表性遺址,1950年代宋文薰、張光直稱「大甲臺地第一黑陶文化」,1960年代稱「營埔水平(Ying-p`u Horizon)」,現定名為「營埔文化』。從稻穀遺痕和板岩石刀中可推斷當時已相當倚賴稻作農業,同時漁獵收穫仍是重要的食物資源。

參考來源
1、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49〈台中縣營埔遺跡調查豫報〉,《臺灣文化》5(1):29~34。亦收於譚繼山譯《台灣考古誌》pp103~111。
2、1954〈台灣先史考古學における近年㋨工作〉,《民族學研究》18(1/2):67~80。
3、宋文薰 〈台中縣營埔遺址發掘遺物之整理研究〉,《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劃委員會年報》6:273~274。
4、1980〈由考古學看臺灣〉,收錄於《中國的臺灣》: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5、宋文薰、尹建中、黃士強、連照美、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2《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中國民族學會專案研究叢刊(一),內政部、文建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6、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3《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7、黃士強、劉益昌 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執行。
8、臧振華、劉益昌、陳仲玉 1995《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中縣、臺中市》。內政部委託,中研院史語所執行。
9、劉益昌 200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