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遺址
遺址名稱:鳳鼻頭遺址。
行政隸屬:高雄縣林園鄉龔厝村。
經緯度:東經120°21'48” 北緯22°30'48”
所屬文化: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鳳鼻頭文化。
年代:約6000-200B.P.
發現簡史:
鳳鼻頭遺址在1940年以前即為日人金子壽衛男發現;而國分直一於1941年在台灣南部地區做作調查時亦發現這個遺址(國分直一,1941),不過到那時為止,鳳鼻頭遺址都被稱為中坑門遺址。
1952年坪井清足在第八屆太平洋科學會議與第四屆與遠東史前學會議中以鳳鼻頭為名提出論文(Tsuboi,1956; 坪井清足著,張衡譯,1954)。至此以後的學者多稱此遺址為鳳鼻頭遺址。1960年,林朝棨在此遺址進行調查,發現三個貝塚層(林朝棨,1960)。
1965年1月8日至2月27日間張光直負責主持由美國耶魯大學與臺灣大學合作的計畫,在此地進行發掘工作,在該次發掘工作中發現鳳鼻頭遺址包含了大坌坑文化/細繩紋紅陶文化、泥質紅陶群、夾砂紅/灰陶群(Chang et al.,1969)。
1980年黃士強與劉益昌到此地進行調查,在書中(「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將鳳鼻頭遺址分為四個文化層: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文化等(黃士強、劉益昌,1980)。1992-93年劉益昌由於「臺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對鳳鼻頭遺址作了範圍調查。1994年劉益昌對該遺址進行試掘,所得結果讓他重新檢視鳳鼻頭遺址之文化遺物內涵,再修正文化層為: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鳳鼻頭文化。然而,由於本遺址的範圍相當廣大,遺址區域內的不同地點有不同的文化相,劉益昌先生認為應當將往後的地查工作著重在不同地點的文化內涵認識,以對於本遺址的各個文化期相有清楚的瞭解。(劉益昌,1994)。 重要遺物: 陶器:繩文陶、彩陶、泥質紅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磨光黑陶。 石器:磨製斧鋤形器、錛鑿形器、矛簇形器、靴形石刀、石刀、玉器。 其他:骨簇、骨針、骨尖器。 生態遺留:獸骨、貝。 重要遺跡:貝塚、墓葬、柱洞。
文化內涵:
根據鳳鼻頭遺址所出土的遺物、聚落型態與生業型態、以及年代資料可以勾勒出一個概括的輪廓:最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時期(約4700-5200B.P.),聚落範圍不大且因為文化層厚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該聚落的居住使用時間並不長。此時期的人主要居住在山頂階地與山麓緩坡上,部分地區有重漁獵並已具有初期農業的生業情形。
到了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時期(約4700-5200B.P.),聚落範圍向緩坡擴張,居住時間也加長。而時間來到鳳鼻頭文化時期(約4400-3500B.P.),聚落長期居住並從器物組合觀察發現當時除了有根莖作物外,也可能已經出現稻米。生業型態是濃、魚、獵並重,進一步利用海域資於並增加貝類採集的活動(劉益昌,1994)。
2、Tsuboi, K. 1956 Feng-pi-tou: A Prehistoric Site in South Formosa That Yielded Painted and Black Pottery. In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Far-Eastern Prehistory and the Anthropology Division of the Eigh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Combined pp. 277-302.
3、坪井清足著,張衡譯 1954 鳳鼻頭─臺灣南部出土彩文紅陶與黑陶之一史前遺址。公論報8月2日:臺灣風土182期。
4、林朝棨 1960 臺灣西南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