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漯底遺址


撰稿者
曾繁邦、許湘彩
內容

漯底遺址於1941年以前為日本學者國分直一所發現,於1960年和1980、1992、1993年,分別由林朝棨和劉益昌調查,最後在1994年在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 工作下再調查。 漯底遺址地理區屬高雄縣彌陀鄉漯底村,面積約165,000平方米,位於漯底山西側、頂厝聚落間;南可至南安國小南;所處地形為漯底泥火山之西、南側緩坡面,地勢略向西傾,坡度在10度上下;地層土質屬黃褐色砂土。遺址內容包括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稠子文化牛稠子類型、鞍子類型、金屬時代的蔦松文化蔦松類型。它亦包括西拉雅族文化(即平埔族文化)等多文化層。其年代約為4500-400B.P.。

歷年來出土的遺物,陶器方面有灰色素面陶、陶環、陶紡錘、橙色細砂繩紋陶、橙色夾粉質顆粒近繩紋陶、橙色細砂素面陶、灰黑色泥質陶、橙色泥質陶、蔦松文化紅褐色素面陶、陶環、陶紡輪;石器有矛鏃形器、錛鑿形器、石刀、磨製斧鋤形器、石錘、磨製石刀等。其他生態遺物則有貝殼和獸骨。至於遺物分布的狀況,在農道北側遺留呈點狀分布,各點面積不大;南側(蔦松類型)貝塚面積較大,厚度達50-100公分。遺址內除了遺物外尚有發現遺跡,分別為蔦松類型時期的貝塚和牛稠子類型時期的灰坑。

漯底遺址雖屬於牛稠子類型的一部份,但卻出現一種與牛稠子類型陶器主要風格有別的歛口罐。牛稠子類型的陶器風格,主要是紅褐色的「夾砂陶」與紅褐色的「泥質陶」,以及較高、而且斜斜地向外張開的「侈口」陶器。在漯底遺址則出現過一種又低又矮、向內縮進來(「斂口」)的罐口陶器。這類型的陶器外表多呈紅褐色,內胎呈灰色,燒成的溫度大概在攝氏六百五十度到八百度之間,外表都會用繩紋做為裝飾,也有少量的彩繪與劃紋。泥質陶的表面,有試圖磨亮的痕跡留下。

漯底遺址為高雄縣重要的遺址之一,因其蘊含許多意義—不僅文化層多且分布面積廣大;另外,其蔦松類型文化層深厚,鞍子類型出現的頻率較低,還有其繩紋紅陶部分器型特殊(如水平歛口罐少見於同時期其他遺址中)等—都是它的特殊之處。

遺址之漯底溪南側為學校修築操場而切除,北側因開闢成梯狀菜園及水田而受破壞;現建議指定為古蹟,希望能因此而對剩餘之部份有所保存。

參考來源
1、林朝棨 (1960.11):臺灣西南部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考古人類學刊第15/16合集。 2、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3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中國民族學會專案研究叢刊 二,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之研究報告。 3、199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高雄縣、高雄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4、高雄縣彌陀國民中學網站http://www.mtm.ks.edu.tw/culture/mtculture/data/main1.htm
5、台灣社區網http://www.comunion.org.tw/comimfo/chaming/com_show.asp?c_id=22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