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番仔園遺址


撰稿者
鄭建文
內容

番仔園遺址(代號FTY),位於大甲鎮鐵砧山風景區西側鄰近台一線之坡地上,行政區劃隸屬台中縣大甲鎮頂店里。遺址位置經緯度為N24∘21'37” E120∘37'52”,海拔高度約70公尺。遺址可能曾為縱貫鐵路建設而破壞,現況為墳地、巷道、荒地及民宅或工廠,保存狀況不佳。   

本遺址於西元1955年為林朝棨所發現。1955、57年由石璋如和宋文薰進行調查與試掘。1961年宋文薰進行試掘及撰寫報告。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於全省重要史謮評估案下進行調查。1992年劉益昌於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計畫下調查。2004年何傳坤等將番仔園文化納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數位典藏計畫「臺灣中部考古學蒐藏之數位化子計畫」下,進行遺物整理、記錄及數位化工作。  

本遺址陶器有灰黑色陶、泥質含細砂的淡褐色陶及灰褐色拍印紋陶,燒製技術良好,火候高、硬度大,表面常見有壓印的圈點紋、刺點紋、刻劃的弦紋等。石器有打製石刀、馬鞍形石刀、凹石,另有鐵刀殘件。而由石器量不多的現象看來,當時可能已以鐵器為主要工具。遺跡現象有俯身葬24座以上,及此文化常伴存的貝塚。遺址定年結果經校正後為1036B.P.。   

本遺址因發現時間早並具文化期相之代表性,因此被視為「番仔園文化」之代表性遺址。以此遺址代表之文化內涵,1950年代張光直、宋文薰稱之為「大甲臺地第二黑陶文化」,1960年代張光直改稱為「番仔園水平」,1980年代以後宋文薰定為「番仔園文化」,其前期與大邱園文化晚期並行。2002年劉益昌進一步將本遺址界定為「番仔園文化」中較早的「番仔園類型」,推定年代約距今1600~1000年,最晚約距今800年。基本上皆可代表台灣西海岸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鐵器時代之文化,是使用高溫燒製灰黑陶系陶,並使用鐵器取代石器的過渡階段。

參考來源
1、石璋如、宋文薰 1956〈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35~50。
2、宋文薰 1955〈本系在台中縣鐵砧山發現俯身葬〉,《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61。 1962〈臺中縣番仔園貝塚之墓葬〉,《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83~90。 1988〈由考古學看臺灣〉,收於《中國的臺灣》pp.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3、 何傳坤、屈慧麗 2004《台中市古根漢美術館、新市政中心預定地及惠來里遺址試掘期末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台中市惠來里遺址群發現的重要意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215期。
4、何傳坤 2004《臺灣的史前文化》,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黃士強、劉益昌 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執行研究。
6、臧振華、劉益昌、陳仲玉 等 199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中縣、臺中市》。內政部委託,中研院史語所執行。
7、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等 1993《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