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富山遺址
富山遺址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富山村,在聚落西側砂丘平台上方,是一個較晚近才登錄的遺址,而在最近的遺址普查中,將富山遺址區分為「富山第一遺址」與「富山第二遺址」,1989年臺灣大學黃士強教授等曾在此遺址進行地表調查及考古發掘,1993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當時為籌備處)李坤修、葉美珍、楊淑玲等人亦曾在富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臧振華2000:1404-FS)
1993年,富山遺址的試掘工作主要在過去遺址推測的分佈範圍的東南端,也就是後來稱的富山第一遺址,共試掘了15個探坑,出土133454件陶質標本,563件石質標本,256件生態遺留(不包含地表採集部份),且在8個探坑中可發現文化層堆積現象(李坤修、葉美珍1995:34-35),可見遺物集中之程度。
出土的陶器種類有陶容器、陶環、陶紡輪、陶蓋及陶飾物等,其中陶容器的器形有罐形器、缽形器、甑形器、釜形器、杓形、瓶形器及杯形器等,釜形器是極具特色的遺物;石器方面則出土有斧鋤形器、石刀、石鐮、網墜、石臼、錛鑿形器、矛鏃形器、石針、管珠、耳飾、玉墜、石片器、石核器、石錘、砥石等;另外還有魚骨、魚牙、獸骨、人骨、貝殼、珊瑚等生態遺留,以及石板棺與礫石結構等現象(同上引:41, 48-54)。
在研究方面,學者發現富山遺址出土的陶容器有兩大特徵,一是素面陶與繩紋陶同時並存,另一則是其最多的素面陶容器上都不帶把手,若與卑南遺址出土的陶容器情況相對照,可作為繩紋紅陶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同上引:60),後來學者更以富山遺址出土的內容作為東部繩紋紅陶文化的代表,稱之為「富山文化」或「富山類型」(李坤修、葉美珍修纂2001:54)。
2、李坤修、葉美珍修纂 2001 《臺東縣史‧史前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3、臧振華 2000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東縣》。內政部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