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頭路遺址
撰稿者
宋昱潔
內容
麻頭路遺址行政上隸屬於台中縣外埔鄉水美村,地理上則位於大甲平原-后里台地水尾溪河階,水尾溪南岸階地西側邊緣緩坡,與水源地遺址隔溪互望。其海拔高度介於100至120公尺間,面積不祥。經緯度座標為東經120度37分0秒、北緯24度20分16秒。
本遺址發現極早,1949年時由劉茂源先生發現,1953年與1955年則分別由盛清沂、石璋如、宋文薰教授等人調查及試掘,劉益昌先生於1989年再次進行調查,1995年時由負責執行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之學者會勘。
過去之資料顯示,遺址中可能有二文化層,二文化層應分別屬於牛罵頭文化與番仔園文化,牛罵頭文化層之年代約介於距今4500至3500年前,番子園文化層之年代則約介於距今2000至400年前。但遺址因稻田、別墅、工廠建設而破壞大半,1995年調查時僅見少量遺物,且分布狀況不詳,無法判斷其所屬層位。紀錄之出土遺物在陶器方面包括灰黑色陶、灰色陶、橙色夾砂陶。石器方面則有打製斧鋤型器、磨製石刀、打製石刀。另尚有骨器如骨錐、骨尖器、骨飾及生態遺留如貝殼、獸骨與魚骨、龜腹甲等。此外並可見俯身葬、貝塚等遺跡。
參考來源
1、宋文薰、張光直 1954 〈台中縣水尾溪畔史前遺址試掘報告〉。考古人類學刊3:26-38。
2、盛清沂 1963 〈記台中縣大甲附近出土石器〉。台灣文獻14(4):53-66。
3、劉益昌 1989 〈史前遺跡篇〉。《台中縣誌.卷一土地志》773-849。
4、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李德仁、朱正宜、蔡世中 1995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硏究計畫(第三期) 》。臺北市:內政部
2、盛清沂 1963 〈記台中縣大甲附近出土石器〉。台灣文獻14(4):53-66。
3、劉益昌 1989 〈史前遺跡篇〉。《台中縣誌.卷一土地志》773-849。
4、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李德仁、朱正宜、蔡世中 1995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硏究計畫(第三期) 》。臺北市:內政部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