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遺址
撰稿者
潘怡仲
內容
高義遺址位在桃園縣復興鄉高義村,在高義村中高義部落高義教會西南側約400公尺處。遺址中心位置的經緯度為東經121 ° 20 ' 35",北緯24° 42' 21"。本遺址為李匡悌於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工作下發現(李匡悌2001),乃是目前桃園復興鄉境內主要的史前遺址,遺址的海拔高度約為830公尺。
此一遺址的遺物特徵為:陶器多夾有粗砂,許多夾砂顆粒為塊狀小石子。陶器硬度高,表面多有一層陶衣。陶容器紋飾多樣,包括方格印紋、交錯繩紋、類籃印紋、條印紋、V字形紋、交錯條紋和圈印紋;其製作方式推測為使用帶刻劃或纏繞植物纖維的陶拍,拍打製作。另外,也可能使用壓印和刻劃方式產生紋飾;器型上相當單純,為侈口鼓腹圜底的罐形器。石器以兩縊型的石網墜、磨製的石紡輪、磨製石錛、凹石和砥石為代表(潘怡仲2004)。
遺址年代經木炭標本的碳十四定年測定在2000-1000B.P.間。遺址的範圍小,約只有1600平方公尺。發掘結果顯示僅有一層文化層,遺物堆積厚度淺薄,約只有五、六十公分。在文化類緣的方面,可能和大漢溪下游的植物園文化有傳承關係,而和十三行文化可能可以劃分為同一個大的文化傳統。但目前詳細的情況還不清楚,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遺址現況部份。由於遺址地表因種植作物之需,曾經將遺址所在的斜坡地推平,因此整個遺址地表遭到嚴重破壞,僅靠北側部份區域保存完整。
參考來源
1、李匡悌 2001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五期)。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2、潘怡仲 2004 臺灣山區遺址研究─以桃園縣復興鄉大漢溪上游河谷地區為例。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潘怡仲 2004 臺灣山區遺址研究─以桃園縣復興鄉大漢溪上游河谷地區為例。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