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村Saqacengalj舊社
高士村為屏東縣牡丹鄉南排灣族村落,在其址7、8公里遠的林班地內,有一石板屋舊居聚落,高士的排灣族人稱其為Saqacengalj。這個地點在耆老的口傳歷史中,是族人遷入恆春地區時最早聚居之地,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然經歷史文獻的比對結果,較能確定的是荷蘭統治前期,即有此一排灣聚落,且與南排灣Paliljaulijau群中重要的高士佛社有直接的歷史承續關係(慶2005)。
根據陳瑪玲等的研究(陳2005,慶2005)指出,Saqacengalj的意思是鑿石板的工具。此處也有大量石板屋結構遺留。石板屋結構成排地分佈在成階地狀的緩坡上,遺址南沿處有一乾凅澗谷,北緣則面臨一坡度較陡的谷地,似構成聚落的天然界線。在此主要遺址範圍內,共有八十三個石板房舍結構。每個結構都依著山坡走向面東背西,依坡面階地成排分佈,共十二階。排列者數目不一,少者有二,多者有十二。成排者往往又左右緊密相鄰,共用側牆。大小相異,最小有3.89平方公尺,最大有72.44平方公尺。除個別石板房舍外,另也包含前空地、平台、排水溝、平台邊的小結構等。其中西北向有一結構,耆老指稱其為頭目家。另族人傳說往昔連屋頂也由石板搭建而成,今於遺址結構上已無任何屋頂存留,無法斷定此說真偽。除石板外,地面可見遺物極少,只有零星鐵片與貝類,及數枚漢人製作的帶釉陶片。另在所謂的頭目家前方有一大型的標石,而東南方一結構的前牆,則倚著一人偶型石板,據族人說是祭儀樂舞時舞者所背負的。此外尚有些大塊的臼型凹石被置於石板屋前庭,用途不明。沿著主要遺址以西陡坡向上而行,會抵達一有小沼澤的平緩坡地。沼澤北方有一小結構群,約有二十餘個,族人稱之為上小部落。據說該地為瞭望守衛的區域。
根據排灣族的民族誌研究顯示,排灣族的聚落模式有些共同特點,如石板房舍結構、座落平緩山坡地、背山面谷、房舍依山階成排分佈、房舍依山坡階壁立牆、有平臺與前庭依附等。本遺址之結構也有這些特徵。然而卻未發現能標示社會階級的附加建築結構,如司令臺、穀倉、頭骨架等。然而在進一步對排灣族的家屋型態、空間概念、與族群的遷移史等議題的研究上,此舊社遺址都還有值得再深入之處。
2、慶昭蓉 2005 《土壤化學分析在考古學空間分析上的應用性—以屏東牡丹鄉排灣族Saqacengalj》 臺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