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特殊活動遺址


撰稿者
陳珮瑜
內容

特殊活動遺址(special activity site)   

過去人類在某一個地點從事單一種特殊的活動,並且留下相關的線索例如各種器物或現象的地點,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與辨識之後,可能被認定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特殊活動遺址」。   

特殊活動遺址在概念上和一般的居住型的聚落遺址有所差別,後者是指一群人居住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並且在該區域中從事各種日常活動,因此會遺留下各種活動造成的殘留,比方火塘、垃圾堆等。而特殊活動的遺址由於只用來進行單一特定的活動,因此所遺留下來的物質或現象不像聚落遺址的遺留那麼多元化,而會顯得較為單純。   

在實際上,特殊活動的區域有可能獨立發生,或者存在於遺址的某一部分。以前者而言,古代人類在聚落以外進行一些生計活動而造成的遺址例如農耕地遺址或狩獵的獵場、捕撈垂釣的漁場、在獵場附近建立用來處理獵物的工作站或休息站、取得特殊陶土或石器材料的採礦場等等,都可以視為是特殊活動的遺址。而就遺址內部而言,也可能會發現專門用來製作石器或陶器的作坊、飼養家禽家畜的地方、宗教祭祀的地方、甚或是古代人們用來上廁所的地方,也都可以算是特殊活動的區域。   

在這些特殊區域的辨識上,有的時候很容易,例如專門製作石器或煉鐵的地方可能會留下很多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或鐵渣、狩獵的工作站可能會發現各種打獵的用具例如箭頭或矛鏃。然而更多時候,人類從事的特殊活動不見得會留下太多特殊的痕跡,例如廁所或是養動物的地方隨著建築物的崩塌毀壞,單就物質上的遺留可能無法分辨;而農人如果把種田的工具例如鋤頭或鐮刀都帶回居住的地方收放,那麼耕作地點也不會有太多的物質遺留。這種時候考古學家可能會借助空間分析的方法來了解不同區域在物質遺留內容上不同的組合變化;或者可以利用土壤化學分析等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土壤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物質或不尋常的變化,例如動物性蛋白質的遺留、或者是各種不同的化學元素的濃度變化,都有可能可以看出該區域是否曾經有進行有機堆肥或其他特殊活動的跡象。因此除了以器物、現象、結構等遺留做為判別的依據以外,土壤化學分析的方法也是辨識特殊活動區域遺址另一種重要的參考指標。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