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口遺址
油車口遺址位於台北縣淡水鎮油車里保七總隊大門右側至小溪一帶之砂丘地,位在淡水河河口平原處。其位置在東經121°24`49"",北緯25°10`45""。此遺址為1992年劉鵠雄先生地表調查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遺留有細砂方格陶、質地較薄之印紋陶、泥質陶蓋、夾砂陶以及石槌等,從採集遺留所屬的年代來判斷,劉益昌認為此遺址可能包括距今2000B.P.左右的植物園文化以及距今1000B.P.左右早期至中期的十三行文化(劉益昌1997)。
李匡悌於1998年受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辦理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工程設計暨配合工作,此為避免設計路線穿過重要遺址,乃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進行工程範圍及周邊地區內文化資查的調查和整體評估作業。此調查評估作業中,曾對油車口遺址進行了三個2m×2m試掘坑的發掘。發掘的地點為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3巷內的一處旱作田地間,南側與一信幼稚園及一軍事據點相毗鄰。發掘的結果顯示,該遺址發掘地點有兩個文化層,下文化層為十三行文化系統之遺留,上文化層為較晚近的遺留堆積地層,從出土的青花瓷器碎片和硬陶之遺留來看,依其製作的模式和器表繪製的樣式,應為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遺留(李匡悌1999)。
歷史學者翁佳音曾對荷蘭據台時期,於1654年所繪製的北台灣古地圖中編號39之漢人住區(Cinees quartier)作考釋,認為地圖上繪有三排整齊的房舍,與紅毛城隔一條溝(或圳)相對,推斷荷蘭時代所謂的淡水漢人住區,應指的就是油車口一帶。相當可惜的是,目前為止考古學上的發掘結果或其他文獻資料尚未出現與茲可相互印證之證據。
2、吳國淳(2005)。〈第五章第三節埤島橋遺址〉,《十七世紀荷西時期北台灣歷史考古研究成果報告(上冊)》,國立歷史博物館。
3、劉益昌(1997)。《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研究。
4、翁佳音(1998)。《大台北古地圖考飾》,北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