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轀轆遺址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牛轀轆遺址行政隸屬於南投縣水里鄉林朋巷永興社區,在地理區上,則屬於集集竹崎丘陵,在濁水溪西岸的丘陵脊尾端。本遺址在陳有蘭溪與濁水溪本流合流處西北側的高位台地上,北側隔溪約一公里處為頂崁遺址,東北側隔溪約500公尺處為水里 • 苗圃遺址。本遺址的經緯度為東經120o 51' 31”,北緯23o 47' 11”;方格座標為E235591xN2631391;遺址高度約320 – 350公尺。
遺址的遺物分佈範圍,根據劉枝萬1956年的調查,大致位於牛轀轆村莊東郊,陳有蘭溪上新吊橋頭突角台地上,當時闢為樹薯園。至2004年中研院調查時在聚落西端民宅所發掘出的堆土中亦發現遺物,但是聚落的東側為廣大的耕地或荒耕地,植披茂密調查不易而未發現遺物。遺址曾出土石器有凝灰岩質打製斧鋤形器、砂岩質打製斧鋤形器、冠頭形砂岩製大型打製斧鋤形器、火成岩質泥岩製石器、打製石器及網墜;其他曾出土清代中葉青花磁片。由於本遺址迄今(2006)並無正式的研究調查計畫,再加上無記載出土的陶器,所以文化類型及年代不明。但由於本遺址為水里地區少數保存較好的遺址,所以在內政部遺址的評鑑等集中被列為重要性遺址。
本遺址最早由森丑之助於1902年發表於《東京人類學雜誌》之上,當時稱之為「牛轀轆庄」遺址。至200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調查計畫,改稱之為「牛轀轆」遺址。 (本文改寫自《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之內容資料)
參考來源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