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山水遺址


撰稿者
潘怡仲
內容

山水遺址包括山水A和山水B遺址。山水A遺址位在澎湖縣馬公市山水里,在山水聚落西南側的海階上。本遺址為臧振華於1983年所發現,遺址中心點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19 °35' 55",北緯23° 31' 2";海拔高度約3公尺左右(臧振華、葉美珍2000)。由於考古遺留屬於點狀分佈的形態,因此遺址的範圍不明。山水A遺址的部分範圍屬於軍方的管制區域,過去的調查在散兵坑的斷面上可見到貝殼堆積遺留、夾細砂橙褐色細繩紋陶片以及石網墜等石器工具。

根據相關的考古研究,本遺址的文化內涵屬於澎湖群島新石器時代中期細繩紋陶文化鎖港期遺存,年代距今約4700-4300年。惟本遺址的遺物堆積淺薄,又經不同程度的破壞,遺址在後期的調查中已無法發現任何的考古遺物(臧振華、葉美珍2000)。 山水B遺址位在澎湖縣馬公市山水里,在通往山水海堤西側的道路小徑上可見到一處貝塚堆積(臧振華、葉美珍2000)。

遺址為臧振華於1983年所發現,其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19 °34' 49",北緯23° 31' 11";遺址的海拔高度為5公尺,範圍不明。遺址的性質為中國宋元時期漢人活動遺留的貝塚遺址,這類貝塚遺址為典型澎湖群島歷史時期漢人活動的遺留。根據貝塚內出土宋元時期的陶瓷片來推估遺址年代,考古學者推測其年代為距今約1300-900年。在遺址現況方面,山水B遺址因為道路的修整和拓寬等影響,已受到嚴重的破壞。

參考來源
1、Tsang Cheng-hwa 1992 The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臧振華、葉美珍 2000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硏究計劃(第四期)。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