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大邱園遺址
撰稿者
鄭建文
內容
大邱園遺址(代號TCY),位於南投集集巒大林管處到西北側大園橋之間的濁水溪中游河谷地。行政區域隸屬南投縣集集鎮。範圍約南北250公尺,東西1000公尺。遺址現地表多為農地和少許農舍,覆土厚,保存狀況大致良好。 本遺址之首次報導為西元1972年8月黃士強於濁大計畫案下調查並於報告中刊載。1973年小山修三參與濁大計畫時曾進行試掘,試掘一個2平方公尺的探坑,收集到750片陶片,12個打製石斧,3個錛鑿形器,2個磨製石斧及些許打剝後石片。 本遺址陶器主為夾粗砂的紅褐色系陶,另有灰黑色系夾砂陶,多為手製,所含砂粒甚粗(2mm~4mm),質地鬆軟,硬度約1.5度,腹片厚度約為4~10mm。石器則有打製石斧、石片器、錛鑿形器、石刀、石矛、石鏃及少量玻璃管珠等,而以砂岩質打製石斧最多。 本遺址為「大邱園文化」之代表性遺址。文化的年代,碳十四年代經校正後在1865至1302 B.P.之間,約可將年代劃為距今1000~2000年前。發現者黃士強將此遺址歸為紅色素面陶遺址。西元1974年張光直提出以本遺址作為素面紅陶時期的龍山形成期文化的代表,稱「大丘園相(Tach'iuyan phase)」。1978年臧振華認為大邱園文化為年代較晚之素面紅陶,並非龍山形成期中段之素面紅陶。宋文薰於1980年曾提出將大邱園文化的位置移到營埔文化後,晚期並與番仔園文化並行。劉益昌則認為此文化約開始於公元紀元前後,而可能存續至距今1200~1000年前,目前尚無法肯定此文化的源流和末裔。
參考來源
1、小山修三 1977〈南投縣十八張大邱園兩遺址考古調查〉(Archaeological Surveys ar the sites of Shih-pa-chang and Ta-ch’iu-yuan, Nan-t’ou),收於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pp:349~387。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2、黃士強 1977 〈濁水溪中游北岸考古調查〉,收於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pp:327~347。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3、厲以壯 1991 《洞角遺址暨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劉益昌 2004〈大邱園遺址〉條,收錄於《臺灣歷史辭典》:90~91。許雪姬主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5、黃士強、劉益昌 等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執行研究。
6、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等 1993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7、臧振華 1977 〈臺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
2、黃士強 1977 〈濁水溪中游北岸考古調查〉,收於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pp:327~347。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3、厲以壯 1991 《洞角遺址暨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劉益昌 2004〈大邱園遺址〉條,收錄於《臺灣歷史辭典》:90~91。許雪姬主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5、黃士強、劉益昌 等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執行研究。
6、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等 1993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7、臧振華 1977 〈臺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