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臺北圓山遺址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圓山遺址位於基隆河左岸的圓山山丘,範圍包含了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即舊圓山動物園及兒童樂園),以及南側的公園,是台北盆地裡的一個小丘,它的行政區域是屬於台北市中山區圓山里,其所處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0分48秒,北緯25度4分31秒,海拔高度約3到35.6公尺,面積約140000平方公尺。本遺址曾於1935年被台灣總督府指定為史蹟,而後內政部於民國1988年四月二十五日將圓山遺址指定為一級古蹟,1996年五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後,則屬於國定古蹟。不過遺址本身只有極小範圍被指定為古蹟,其餘範圍長期以來因為興建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等各項工程施工,而遭受嚴重破壞,目前僅有幾處貝塚及小部分遺址範圍被保存下來。  

這個遺址是在1897年三月由伊能嘉矩及宮村榮一作地表調查時所發現的,當時採集了不少遺物,隨後於四月在此發現貝塚並且進行試掘工作,同年鳥居龍藏也在此作地表調查,並且對此遺址的層位堆積與所處的古環境進行觀察與推測。1919年宮原敦在圓山遺址進行發掘工作與相關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圓山貝塚地下三、四尺的地方發現了大砥石;1928年至1945年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在這裡進行了數次的調查與發掘,其中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等人於1944年六月選擇在舊圓山動物園西側貝塚作考古發掘。圓山遺址經過日治時期數次的調查與發掘,學者們根據其成果,來討論圓山貝塚與遺址的形成,以及其文化特性為何。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53年至1964年陸續有石彰如、台大考古隊、宋文薰、張光直等人在此進行發掘工作;到了1980年代,分別有黃士強、劉益昌、連照美等持續在本遺址作地表調查與考古發掘,此時有關圓山遺址的研究主要是年代學與北部文化層序的建立。到了1998年到1999年,由於圓山兒童主題公園及圓山史蹟公園的預定地涵蓋了圓山遺址,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相關規定,在工程開始前必須了解建築規劃內的各項設施與遺址間的關係,因此由黃士強與劉益昌在圓山兒童主題公園及圓山史蹟公園預定地進行試掘工作。2000年後則有劉益昌、郭素秋、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等在此進行調查。   

圓山遺址出土了相當多的遺物與遺跡,在陶質遺物方面,包括了多口罐、雙豎把罐、小口帶流罐、缽、盆等容器,以及陶環、陶支腳、紡輪、網墜等;石質標本則有砥石、有肩石斧、有段石錛、巴圖型石斧、斧鋤形器、打製與磨製石斧、網墜、石鏃等各式大量石器;此外還有大量的貝殼遺留,與骨製的錛、槍頭、網墜、箭頭等,以及玉耳環、玉環和玉管珠等玉製品;遺跡方面則有貝塚、仰身直肢墓葬、柱洞與灰坑等現象出土。根據出土遺物的特徵及碳十四年代的測定結果,有考古學家認為圓山遺址的文化層序從早到晚依序如下:最早為距今一萬到六千五百年前左右的先陶文化,其次為距今六千三百年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距今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的訊塘埔類型、距今三千兩百年到一千八百年的圓山文化,同時間可能有植物園文化的存在,最後則是距今一千八百年到四百年前的十三行文化(劉益昌等2004:6304-YS-1)。有關此遺址的重要文獻與相關研究相當的多,例如:<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跡の發見>(伊能嘉矩1897)、<台灣台北圓山貝塚>(鳥居龍藏1991)、<台灣台北圓山に於ける巨大なる砥石に貝塚に就て>(宮原敦1919)、<圓山貝塚之發掘>(石彰如1957)、<圓山貝塚碳十四年代更正>(宋文薰、張光直)、《台北圓山遺址現況調查研究報告》(連照美1986)、《台北兒童主題公園圓山遺址考古調查研究計畫》(黃士強等1999)、《圓山遺址史蹟公園範圍區考古發掘研究計畫》(黃士強等1999)、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劉益昌、郭素秋2000)等。圓山遺址是台灣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同時也是台灣考古工作初期的開端,它代表了台灣北部最重要且最具地方特色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即圓山文化),也是考古學家在研究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及環太平洋文化區等地區內,各種文化交流與互動關係的關鍵地點,因此有關於圓山遺址的各項研究在台灣考古學上,可以說是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意義。

參考來源
1、黃士強等《臺北兒童主題公園圓山遺址考古調查研究計畫》,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委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1999。 
2、劉益昌、郭素秋《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研究,台北市:民政局,2000。
3、劉益昌等《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七期-台北縣、基隆市、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台北市:內政部,2004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