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林園鳳鼻頭遺址


撰稿者
黃瓊誼
內容

鳳鼻頭遺址位於高雄縣的西南方,是與高雄市小港區交界的林園鄉、鳳山丘陵的末端,為一處海升的台地,由上升的海岸和沖積平原所形成,是日據末期發現的遺址,1941年(日治昭和16年),先由日本人金子壽衛男發現,1943年(昭和18年)再由國分直一進行地表調查。遺址原名”中坑門”,後日籍考古家坪井清足1952年以鳳鼻頭為名提出論文。1965年考古學者張光直先生曾做過有計劃性的發掘,2000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遺址面積大,文化層厚,幾乎包含了南部史前新石器時代所有文化遺留,共有四層,為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遺址內容豐富,為南部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一個整體的比對架構。   

遺址最下層為第一層大坌坑文化,出現了典型的大坌坑式繩紋陶,質細含砂,器型以罐、缽為主,外表除施以繩紋外,口緣部位並有劃紋,石器有網墜、石簇;年代約距今6400年。第二層為牛稠子文化層,以繩紋紅陶為主,並有紅、灰夾砂陶,器型有壺、瓶、缽,並有陶蓋、紡錘、圈足。石器主要為橄欖石玄武岩製,有石斧、鋤形器、石簇、石刀、靴形石斧、石錛等;年代約距今4400~3900年。第三層為大湖文化層,貝塚開始出現,陶器以紅、灰色之夾砂陶為主,並有彩陶、黑陶,器型較前兩層亦增加很多,除壺、瓶、缽外,有盆、盤、碗等。石器除斧鋤形器外,有石刀、石錛、石簇,另有玉製、陶製裝飾品,遺物豐富,年代約距今3900~2400年。第四層為蔦松文化層,出土夾砂素面之紅、灰色陶,年代在距今2400年之後。   

鳳鼻頭遺址多層疊壓的多文化層位,為台灣西南部史前文化的發展與序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並啟發了台灣繩紋陶文化來源與性質的討論。若依內政部評定遺址文化資產價值的等級,本遺址可和八仙洞、卑南、圓山和大坌坑四遺址,同列為一級古蹟的標準。

參考來源
1、Chang, Kwang-chih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 73. New Haven : Dept. of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2、黃士強、劉益昌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份》。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3、楊鳳屛 1997《鳳鼻頭遺址早晚期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陶容器硏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高雄縣、高雄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1994年6月30日。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