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繩紋陶


撰稿者
葉長庚
內容

「繩紋陶」故名思意即為陶片上帶有繩子紋飾者,可能是利用綑綁有繩子的陶拍拍印而成,也可能是用綑綁有繩子的木棍滾壓而成。針對陶片的研究上,通常會區分其在陶器上所屬的部位,如口緣、頸部、腹片、圈足或手把等,也會研究陶器的質地,如夾砂的粒徑與密度,還有就是陶片上的紋飾,如繩紋、劃紋或幾何印紋等。透過對陶片的研究,主要可以拿來做為考古學上年代與文化的訂定與討論,也可以瞭解史前人類的製陶技術與生活的面貌(李坤修1987)。 在陶器上使用拍印而產生紋飾的方式在中國約早在九千多年前,而以拍印而產生繩紋的陶器分布範圍十分廣泛,主要在西藏高原以東的黃河中游地區和華南地區,幾乎在東亞、東北亞及東南亞地區都可以發現繩紋陶(王仁湘1994;李永憲2000:124)。   

然而繩紋陶在臺灣的史前研究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因為臺灣新石器時代開始的第一階段,被認為是「大坌坑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宋文薰1980:113),其代表遺物即帶有繩紋的陶器。臺灣許多遺址都發現有繩紋陶,包括有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墾丁遺址、卑南遺址、富山遺址、港口遺址等為較重要出土繩紋陶的遺址。

參考來源
1、王仁湘 1994 〈史前繩紋陶八題〉,《中國文物報》1994年7月10日第3版。
2、宋文薰 1980 〈由考古學看臺灣〉,在《中國的臺灣》,陳奇祿教授等合著,頁93-220。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3、李坤修 1987 《卑南文化實用陶器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李永憲
4、2000 《西藏原始藝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