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人獸形玉玦


撰稿者
曾繁邦、許湘彩
內容

「玦」這個字,原意是“開缺口的玉環”,學者認為這種玉器是作為裝飾品使用,功用類似於耳環。   

在台灣的考古發掘中,東部地區因為在地質上本身就有玉礦的分布,因此這個區域的一些史前文化也以「玉器工業」而著名,所謂的「玦」的裝飾品也常有發現。最具代表性的是1980年以來,由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率領的考古團隊,在台東縣卑南遺址的發掘工作中,得到的一千多件的玦形耳飾,其中最特殊的就是人獸形玉玦耳飾。   

此人獸形玉玦的年代約距今2500年,由灰綠色台灣玉磨製而成,雙人獸首,兩手插腰、雙足併黏、頭上頂著一獸,像是兩人打獵之後齊力將獵物帶回的樣式,寫實地呈現了先民的生命力以及創造力,也反映出高超的工藝水準。   

卑南遺址截至目前為止,只出土四個雙人獸形玉玦。以在國立史前博物館展示的玉玦為例,其尺寸為:長7.01cm,寬3.96cm,厚0.45cm,重16.7公克。器物的造形在「雙人」底下各帶有一突起。另有一件保存於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人獸形玉玦,在「雙人」底下未帶突起,玉質也沒有通透的感覺。   

早在西元5000年至2000年前,臺灣島上的居民便開始以臺灣玉為藝術創作材料。臺灣各地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中,有不少出土的文物都被考古學家稱為「人獸形」玉器,形態十分類似「人獸形玉玦」。例如曾在芝山岩出土一件;1996年在丸山遺址發現4件。最近中研院史語所的陳維鈞也在高屏溪上游找到同類型的玉器。這些人獸形玉玦的玉質是台灣東部特產的軟玉,玉色有黃綠、灰綠、淺橄欖色及灰橄欖色。   

有學者主張「人獸形玉玦」可能是在花蓮地區製作的,藉著部落之間的交易廣為流傳,由於大多數都在石板棺內被發現的,極可能是陪葬品。不過,這些如巴掌大的玉飾到底是死者佩戴的裝飾品,還是儀式用品,學界看法卻南轅北轍。目前有兩種說法都相當有趣,一派推測「人獸形玉玦」是耳飾,戴在死者的耳朵上;另一派則認為是某種器物的構件,很可能是鑲在木器或骨器上的用品。

參考來源
1、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網頁 http://www.nmp.gov.tw/main/06/6-4/6-4b/project/4/4-6/4-6.htm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