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機構名稱: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機構地點: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
成立年代:西元1987年(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
西元1998年(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成立簡史: 1987年8月在國立清華大學首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亦園院士之推動下,成立了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分為人類學和社會學兩組,其中人類學組即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前身。當時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將「人類學」和「社會學」兩個學門合在一起是其特色,除了具有當時學術環境限制的考量外,亦將社會和文化整合當作其發展目標。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在1995年獲教育部同意成立博士班,並於1996年6月正式招生,成為國內第一個具有博、碩士學位學程的人類學相關研究所。
但隨著學科的發展特色、學術發展的理念不一,以及資源的應用等問題的浮現,在1998年8月正式分為兩個獨立的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與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與教學重點: 該所有九大研究領域:(1)民族誌與區域研究 (Ethnography and Area Studies)、(2) 族群關係 (Ethnic Relations)、(3)文化變遷與社會發展 (Cultural Change & Social Development)、(4)宗教、儀式與文化展演 (Religion, ritual and Performance)、(5)醫療人類學 (Medical Anthropology)、(6)性別研究 (Gender)、(7)考古學與物質文化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 Culture)、(8)全球化與地方化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9)理論和方法論 (Theory & methodology)
在學生田野的部分,由於人類學強調田野工作的重要性,每年暑假該所的研一學生都必須進行6~8個星期的田野實習調查,回來後在所上的演講系列活動中公開做報告,文章經修改後編輯成冊出版,最近一次的暑期田野發表會已經於94年11月5日清華大學舉辦結束。而為論文撰寫所進行的田野調查,更要求碩士班學生需進行4-6個月,博士班學生進行一年的田野工作。
在台灣考古學教學與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教學與研究重點之一是「考古學與物質文化」,過去的學生論文在這個領域以物質文化佔大多數,但是近兩三年來也開始強調考古學課程,期望考古學的發展可以與文化人類學結合,目前與考古學有關的論文在91學年度由吳意琳撰寫完成,論文題目是:花蓮太魯閣Skadang部落舊社家屋民族考古學研究。
該研究所和其他相關學術機構有相當良好之聯繫,有來自中研院民族所、史語所考古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的合聘及兼任教師,目前考古學相關的師資有三位:李匡悌(專任副教授)、何傳坤(兼任教授)、陳光祖(兼任副教授);教授文化人類學的專任師資共有十一位,分別是:麥留芳(教授兼所長)、陳祥水(教授)、李亦園(榮譽講座教授)、王秋桂(榮譽講座教授)、魏捷茲(副教授)、陳中民(副教授)、林淑蓉(副教授)、蔣斌(副教授)、潘英海(副教授)、黃倩玉(副教授)、顧坤惠(助理教授),以及兼任師資七位:莊英章(教授)、胡台麗(教授)、林英津(教授)、沙學漢(教授)、何翠萍(助理教授)、司黛蕊(助理教授)、郭佩宜(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