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360 VR
第二展區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新石器時代標誌了有別於舊石器的技術應用,磨製技術、燒製陶器、畜養及農作等生活方式,革新了人群的生活。這些渡海而來的移民逐漸在島嶼開枝散葉,在不同地區各自發展的同時,也傳承了共同的特徵。

渡海而來的移民──農業發展的開端

冰期結束,臺灣再度成為海島,一群新的航海移民在距今6,000年前,乘風破浪而來。這個時期亞洲東南沿海活動頻繁,人群隨著洋流和季風來到臺灣,他們從北部和西部沿海的河口登陸,分布甚廣,開啟了臺灣的新石器時代,也為後續的文化發展奠基。考古學者以代表性的大坌坑遺址,將之命名為大坌坑文化。

渡海而來的移民
渡海而來的移民

生業型態

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的生活迎來許多重大改變,如農業與聚落的發展。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們多半生活於取水方便的海濱、湖畔或河口階地,聚落規模較小,除了農耕外,也以漁撈、狩獵、採集維生。

漁獵工具及貝類加工飾品
漁獵工具及貝類加工飾品

航海的證據

澎湖七美島發現多處規模龐大的石器製造場,遍布許多加工過程遺留的橄欖石玄武岩石材、石器及石器半成品;由於在臺灣本島的西南部也有發現橄欖石玄武岩製的石器,可以推測,此時人群已具備卓越的航海能力,島際區域也存在著密切交流與互動。

磨製石器(大坌坑文化)
磨製石器(大坌坑文化)

豐富的海洋資源

史前人類撿拾礫石,將兩側敲出缺刻凹槽作為網墜,將漁網綁上網墜後拋入水中,使漁網下沉,待魚落入網內再收網,藉此捕撈中小型魚類。而這時期海洋資源的運用仍十分豐富,例如遺址也發現以鯊魚鼻吻部穿孔做成的墜飾,顯示鯊魚也可能是當時人類的盤中美食。

鯊魚鼻吻部穿孔墜飾
鯊魚鼻吻部穿孔墜飾

早期的栽培證據

大坌坑文化遺址除了出土稻米、小米等碳化的植物種實外,亦常伴隨石製農具,顯示當時為臺灣農業發展的開端。穀類農作物可能隨人群遷移被帶入臺灣,它們提供較穩定、充足的食物來源,有助於人類發展。

稻米(左)、小米(右)碳化種子
稻米(左)、小米(右)碳化種子

繩紋陶器

陶器的製作與使用,是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重大改變之一,當時陶器腹部的裝飾多以繩紋為主,是利用綑著繩子的陶拍拍印,或以繫著繩索的木棍滾壓而成。這件繩紋陶罐頸部以下通體印有平均每公分4條的繩紋紋飾。

繩紋陶罐(卑南遺址)
繩紋陶罐(卑南遺址)

刻劃紋飾

此時期的陶器在口緣或肩部常可見到刻劃紋飾,大致可以區分為直線系與弧線系,也有兩種綜合出現。

直線及弧線複合紋飾陶口緣(大坌坑遺址)
直線及弧線複合紋飾陶口緣(大坌坑遺址)

傳承與擴散──物質文化的異與同

新石器時代中期,大坌坑文化人的後代逐漸從海岸區域擴散至平原、丘陵,發展出具有相似特徵的地方文化,像是陶器表面仍施加繩紋,並使用造型特殊的陶器,這些要素隱含著文化同源的概念。

然而,北、中、南、東四個區域歷經長期的文化發展與地方適應,陶器形制逐漸產生差異,出現明顯在地風格。區域的傳承與擴散,讓各地文化開展不同風貌。

北部區域

大龍峒遺址出土大量陶器,除了可見部分大坌坑文化要素持續存在外,也出現了不見於前期的獨特器形,如這件長頸折腹瓶。

長頸折腹瓶
長頸折腹瓶陶器以橙色夾砂陶、橙色泥質陶及褐色夾砂陶為主,器形以圜底鼓腹罐為多。

中部區域

「連杯」為中部區域的特別器形,是一個高圈足托著二至三個碗形器,外圍加上一圈平沿口緣所組成,推測可能是作為祭祀或儀式相關使用。

三連杯仿製品(安和遺址)
三連杯仿製品(安和遺址)

南部區域

南部地區在陶罐的使用上除了盛裝食物或液體之外,也開始將陶罐用於埋葬亡者,這些通常埋葬著早夭孩童的陶罐,被叫做甕棺。

三抱竹甕棺(三抱竹遺址)
甕棺(三抱竹遺址)

東部區域

東部的富山遺址出土了在口緣兩側帶有一對橫式橋狀耳把的陶缽,器身上施加的繩紋裝飾,顯示著與前期的傳承關係。

繩紋缽(富山遺址)
繩紋缽(富山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