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360 VR
文物櫥窗

史前人群對於周遭環境的認知,以及資源掌握的能力極佳,因此能夠善用各種材料製作稱手的工具,甚而能夠將食餘加工處理再次利用。這些工具有著大致相似的外型,但也有些微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依照時空而有所變化,考古學家也可以依此做歸納或者推論,界定不同的群體或者探究彼此間可能的交流途徑

斧鋤形器

斧鋤形器主要是作為鬆土或砍伐使用,透過打剝石材修整出外形與刃線即可使用;有些則會加以磨製精修。部分通體磨光的匙形石斧,外形類似紐西蘭毛利族使用的巴圖,可能作為儀式使用或具有文化象徵意義。

打製石斧(國母山遺址)
打製石斧(國母山遺址)
磨製石斧(圓山遺址)
磨製石斧(圓山遺址)

錛鑿形器

錛、鑿通常為磨製石器,一般把器身較寬短的稱為錛,較窄長的稱為鑿。可以手持或裝於木柄頂端使用,作為刨削或雕鑿木頭的工具。

玉錛(卑南遺址)
玉錛(卑南遺址)
玉鑿(卑南遺址)
玉鑿(卑南遺址)

石刀與石鐮

石刀為摘取穀穗的收穫用農具,器身中央有時會穿孔,用來綁皮革或繩索,方便掛於手部使用。其形式也很多樣,例如長方形、半月形、柳葉形或馬鞍形等。石鐮同樣用於收割農作物,但在史前遺址中較為罕見,目前僅見於東部遺址。

馬鞍型石刀(卑南遺址)
馬鞍型石刀(卑南遺址)
石鐮(卑南遺址)
石鐮(卑南遺址)

石針

石製細長的針形器具,據考古學者推測,應是史前人類鑽孔用的工具,例如在獸皮或樹皮等軟質物件穿洞。

石針(卑南遺址)
石針(卑南遺址)
石針(長光遺址)
石針(長光遺址)

纖維工藝

藉由出土遺留推測,史前人群已知運用天然纖維製成線繩、蓆編或衣物。陶紡輪是用來捻線的工具,使用時將木桿插入中間圓孔,利用圓錐體旋轉的力量將植物纖維捻成線。有槽石棒是一種不帶鋒刃的石器,用部的溝槽面可能用於捶搗樹皮,以製作樹皮布衣。

陶紡輪(芝山岩遺址)
陶紡輪(芝山岩遺址)
陶紡輪(長光遺址)
陶紡輪(長光遺址)
有槽石棒(卑南遺址)
有槽石棒(卑南遺址)

巨石

史前人運用整塊石材製作的大型石造物稱為巨石,主要分布於花東海岸及縱谷區域。海岸地區的巨石大多以凝灰岩或安山岩等火成岩類製成,外型相較縱谷區域採用片岩或板岩等變質岩製作的更具立體感,除了選材上的差異外,可能也有不同的功能與意義。

石輪

為中央有一穿孔的圓形或橢圓形岩塊,通常被發現在房屋建築之中,可能與架設木柱有關,參考民族誌資料有作為防鼠板一說。

石輪(忠勇遺址)
石輪(忠勇遺址)
石輪(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
石輪(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

有槽單石

大多呈現長方形或橢圓形,其中一端的正反面各帶有一個凹槽;也有在同面的兩端鑿刻凹槽,大多的有槽單石出現在海岸區域。

有槽單石(忠勇遺址)
有槽單石(忠勇遺址)
有槽單石(五線Ⅲ遺址)
有槽單石(五線Ⅲ遺址)

有肩單石

是將單石的其中一端加工出突部,使整體外形呈現「凸」字型。另有考古學者認為,有肩單石是人形石像抽象化的型態。

有肩單石(麻竹嶺遺址)
有肩單石(麻竹嶺遺址)
有肩單石(卑南遺址)
有肩單石(卑南遺址)
有肩單石(Satokoay舞鶴遺址)
有肩單石(Satokoay舞鶴遺址)

貝器

善於利用海洋資源的人群,會將食用完剩餘的魚骨或貝殼,製成許多生活上的實用物。例如將貝殼製成貝匙、貝環等工具或裝飾品;或使用窗貝(雲母蛤)的殼來製作貝刀,推測能用來切割或刮削食材。

貝環(志航基地遺址)
貝環(志航基地遺址)
貝匙(志航基地遺址)
貝匙(志航基地遺址)

牙器

由動物牙齒製成的工具,稱為牙器。舊香蘭遺址出土大量鯊魚牙飾,其中又以白眼鮫牙齒製成的飾品為大宗,推測是作為衣飾使用。豬隻的犬齒也能加以修磨,製成豬牙飾品配戴和裝飾。

鯊魚牙飾(鹽寮遺址)
鯊魚牙飾(鹽寮遺址)
豬牙飾(圓山遺址)
豬牙飾(圓山遺址)

骨角器

堅硬的獸骨與犄角也是製作工具或飾品的材料之一。在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魚鉤或刀柄上,可見蛇形或人面圖案,其中一件獸骨裸女雕刻,是臺灣考古界首次發現的跪姿史前雕刻品。其手臂和腿部都帶有圖樣如同紋身一般。

骨叉(圓山遺址)
骨叉(圓山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