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佐嘉親先生蒐藏大洋洲標本文物初次捐贈
自2007年起,日本的岩佐嘉親(Iwasa Yoshichika)先生將畢生所收藏的南太平洋文物及資料,分批捐贈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這批捐贈品數量龐大、項目繁多。經初步清點及分類整理,數量多達兩萬餘件。本文將其概分為標本文物及研究資料,分別說明與介紹。
一、標本類型分類
依其類型分為二十五類。數量最多的是貝殼標本及飾品、樹皮布及相關標本、石器(主要為石錛與石雕)、木雕製品(雕像、面具、工具等)、蛇木面具、編器等類別。標本採集來源地主要有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大溪地、薩摩亞、東加、斐濟、萬那杜、所羅門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
樹皮布是大洋洲的一項重要文化特色,而岩佐先生本身對於樹皮布的研究亦十分熱衷,因此這類型的相關標本不僅數量繁多,且種類齊全。根據岩佐的研究,早期除了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卡洛林群島(Caroline)、馬利亞納群島(Mariana)的一部份及所羅門群島的聖大克盧茲群島(Santa Cruz)諸島之外,大洋洲的其他地區並沒有發展出織布技術。因此長久以來都是使用一種由桑科植物(主要為構樹)的內皮敲打而成的樹皮布。以薩摩亞為例,樹皮布原本被用來當作腰帶。在引入織布之後,樹皮布製品則是作為當地重要儀式及慶典時穿著的傳統服飾。岩佐先生不但蒐集了早期的手繪樹皮布,也大量購入斐濟在後期所發展的印刷孔板印染精美製品。此外,舉凡製作樹皮布的原料(如植物纖維、染料樣本)、工具(印模、樹皮布打棒等)、加工零件及成品(服裝、飾品等)也都一應俱全,可說是本批捐贈標本中最受矚目的類別。
二、相關研究資料
岩佐嘉親先生所蒐藏的文物標本,大多具有詳細的相關記錄,記載了蒐藏品的來源與用途。岩佐先生本身便是一位人類學研究者,他曾赴太平洋地區進行五十餘次田野調查,並且在各地蒐集了豐富的民族學與考古學材料。岩佐先生所進行的南太平洋文化調查研究工作,持續了約五十年的時間,也累積了為數眾多的相關研究資料。包括圖像及影像紀錄、地圖、郵票及各式文件及手稿等珍貴的南太平洋研究資料,這些也都併隨著標本全數捐贈給史前館保存。
三、圖像及影像紀錄
圖像及影像紀錄的格式包括膠卷(含錄影及錄音)、正片(幻燈片)、負片(底片)、印樣、照片,均為岩佐先生在南太平洋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時所拍攝記錄。其內容包羅萬象,主要可分為民俗文物之原料、製作過程與成品;祭儀歌舞、樂器、歡迎儀式、生命儀禮;人物、家屋、聚落、市集;風景、建築物、史蹟、紀念碑;食物、陸生動植物、海洋生物等內容。拍攝地點遍及法屬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關島、吉里巴斯、夏威夷、庫克群島、紐西蘭、大溪地、薩摩亞、東加、斐濟、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所羅門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