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支亞干(萬榮.平林)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平林遺址於1929 年6 月間由鹿野忠雄調查發現並進行試掘,並於1930 年發表於遺址表,當時採集所得見的遺物有磨製石斧、打製石斧、陶器、石棒、石槍、石製品等。戰後本遺址則少有調查,不過於1950 年時劉茂源曾進行本遺址之調查及試掘,在1953 年6 月石璋如、宋文薰、唐美君、李亦園等由於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因此前往花蓮進行平林遺址的地表調查,採集到管狀旋截器(圓形玉核)、磨製石斧、穿孔石槍頭、石箭頭、石杵、石槌、圓形石板、石料等遺物,其中石料多有旋截痕或磨鋸痕,而圓形石板則類似大馬璘遺址之部分打製石板之形制。之後雖歷年均有學者調查,但未見於文獻記錄,至1980 年由台灣大學黃士強教授主持之「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進行全台遺址調查工作,由劉益昌前往本遺址進行調查記錄,將本遺址列為重要遺址,其中說明本遺址屬卑南文化遺址,出土遺物相當豐富;1990 年進行「台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計畫,也針對本遺址進行調查,記錄遺址屬卑南文化;在1991 年由內政部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之「臺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計畫」,也進行了遺址之調查記錄,在遺址表中之重要性中說明「本遺址所包含史前遺留,顯示其重要遺址特色,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玉器加工場或台灣玉材料分散地」,並且「建議指定為古蹟」。1992 年地方文史工作者王天送先生發表花蓮地區的考古遺址資料,也曾記錄平林遺址,1993 年再度登錄於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的「台閩遺址普查計畫第一期」之中,準備進行台閩地區全面普查,唯普查工作遲至2003 年才由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進行宜蘭縣、花蓮縣的遺址普查工作,也曾前往本遺址進行調查記錄。至1998 年劉益昌由於為理解玉器製造工藝問題,因此進行本遺址之試掘,初步選定5 處試掘探坑,其中第四號探坑由於遺物出土的狀態似具有玉器製造之遺跡,因此予以擴坑為4×4 公尺,以便取得可資進一步理解玉器工藝製造的資訊,初步撰述報告以及玉器工藝製造工序之相關論文。2004 年李坤修亦前往遺址進行6 處考古試掘探坑,除了出土玉廢料、玉質工具、玉質裝飾品等外,亦發現玻璃珠與鐵器。2012年劉益昌主持「花蓮縣縣定遺址-萬榮‧平林遺址內涵及範圍調查研究計畫」所進行的調查、鑽探與試掘工作中,進一步理解本遺址的分布範圍與文化內涵,亦得以做為本遺址在範圍分布與內涵描述之基本材料。
文化意義 平林遺址早於日治時期就已經考古學者調查發現,當時採集有關玉器製作相關的重要遺物,玉器的研究遂逐漸地成為學者們調查的觀察重點,歷年來考古學者們也指出平林遺址為目前已知台灣最重要的玉器產地,也是最大型的玉器製造遺址,同一類型的遺址罕見於台灣、東亞與東南亞地區。近年的研究更指出可能是玉器製造體系的中心,整體台灣玉器製造與交換體系不但擴及本島及周邊島嶼,更向南方遠達菲律賓、越南與泰國等環南海國家,顯示出以平林遺址為中心的玉器交通與交換體系,具有重要的海域交流意義。透過已有的研究體系,可以理解此一遺址所構成的玉器製作體系在距今4500-1500年之間,長達3000年左右。以玉器製作和交換體系做為研究命題,擴及的乃是新石器中晚期台灣史前社會的核心焦點,玉器不但是裝飾品,也被當作重要的社會象徵,因此被廣泛性地配飾以及當作重要的陪葬品,而這樣的文化現象廣佈於當時的台灣史前社會。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
現況 遺址所在的山坡階地多開闢為旱田,種植椰子、玉米、檳榔、菜圃等旱作。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