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土地公山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在清代之前,並未有本區域相關的人文活動的史料記載。遺址所在區域在清乾隆時廣東省客家語系人林厝嵙來此開墾闢建,對所在之區域稱大安寮,之後閩粵械鬥,林厝嵙便向他處遷徙。乾隆末年,由泉州人江姓招佃墾耕。在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十一月十六日,抗日義軍殲滅日本山本特務曹長十九騎之處即為大安寮,緣此日人亦曾在大安寮立碑(盛清沂總纂1960)。
文化意義 土地公山考古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圓山文化晚期代表考古遺址,是臺北盆地大漢溪右岸較大考古遺址之一,另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群向丘陵淺山遷移的重要據點之一,其文化內涵包括新石器時代中期訊塘埔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文化。主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鑿、石網墬、石錛、石錘及陶製器具(如雙把方口罐、陶蓋柄)等器具。其中出土一件青銅斧,是為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遺址中少數有青銅器出土之重要遺跡地,足見本考古遺址極具歷史意義。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
現況 遺址所在之矮丘山頂仍保有未經開墾的雜林地,唯有部分已明顯荒廢的墳墓立於其間,山腳處則遭受較多的開發,包括東北側山腳坡地遭挖去作為廢棄汽車處理廠;西南側則蓋有住宅及繁多的小型傳統產業工廠、托兒所、釣蝦場等設施;山腰處則為私人的小規模農田與果樹田種植之處,雖有行墾地行為,但其中大部分耕土深度較淺,不至於影響到史前文化層。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