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麻糍埔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1. 1997年南屯文化工作隊在豐樂段地號1191-5附近地表發現橙色、灰黑色夾砂陶及磨製石刀、石器殘件,當時命名為麻糍埔遺址(劉益昌1997:台中縣考古遺址資料表)。 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團隊於民國92年3月3日至13日,曾在豐樂里楓樂巷8-1號陳宅附近地號1196-2的空地開P1坑,接著在徵得地主賴源泉先生同意後發掘豐樂段地號1191-5農田挖掘P2、P3坑,同時進行數百公尺範圍內抽樣鑽探與附近地區地表採集。 3. 民國101年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團隊受臺中市政府委託,在第13期市地重劃第一至四標區基地之範圍為主,首先進行全面地表調查遺物分佈範圍,初步理解目前遺址地表遺物之分布概況。為了進一步釐清基地是否具有文化層以及分布概況,也針對基地範圍全區依地表情形進行抽樣人工淺層地層鑽探取得地層土芯鑽探,鑽探以補充文化層分布狀態,並取得地層堆積資訊。
文化意義 1. 麻糍埔遺址內發現南屯區最早階段的史前文化為距今約30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但出現少量的牛罵頭遺物分布在麻糍埔I和麻糍埔Π的最下層,有的已遭洪氾破壞,因此遺留在探坑剖面中並非完整,而是偶而可見在礫石層與青灰色河砂層之上。 2. 麻糍埔番仔園文化層分佈顯示距今1000到1600年間,與惠來遺址番仔園文化層年代相近。麻糍埔遺址陶器特色為灰胎細砂陶,陶器類型多,包括罐形器、缽形器、瓢形器、缸形器、瓶形器、圈足、杯、陶紡輪、陶環、陶珠及陶容器附件陶蓋、陶蓋鈕及陶把等,其中灰黑細砂小口鼓腹罐形器由頸至腹有一平台的製法值得注意,此外不少瓶形器及儲存食物用的大缸形器均在惠來遺址亦罕見。石器方面,本遺址出現完整的網墜,在惠來遺址番仔園文化層則無。今後對麻糍埔遺址之研究,有助於探討大肚王之跨部落聯盟如何影響台中平原南側、八卦台地、彰化平原族群之互動。 3. 而於麻糍埔遺址發現的營埔文化年代距今約2300年∼2700年,文化層厚度約130公分,陶器有鼎型器、束腰罐、豆型器、罐型器、缽型器、帶流罐等。石器有石刀、石鋤、石錛、石錘、網墜、砥石、箭鏃等農木與漁獵用具以及少量玉飾品。於312平方公尺發掘範圍內,陶獸足出土量達150 隻,經過室內修復後,為完整具三獸足之侈口鼎型器;由於大量的鼎型器出土,不排除鼎型器是當時日常生活用陶器類型之一。在發掘現象方面,先民利用自然地勢作為灰坑,並於其中發現數個由礫石排列組成的結構現象,周邊亦發現一小型疑似引水溝渠,對比目前已知之營埔時期史前人活動遺留屬罕見,因此本遺址對於營埔文化的研究,極具有價值與重要意涵。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
現況 刻正辦理臺中市第13期市地重劃中。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