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考古遺址
歷史沿革 | 民國42年圓山遺址展開為期10天的試掘,為圓山遺址第一次正式發掘,於民國43年,台大考古人類學系與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合作進行發掘圓山遺址。民國76年的發掘發現繩紋陶文化層,並在底層岩盤上發現若干圓洞,為人工鑿成,推測可能為圓山文化時代的房屋柱洞,民國80年,台大人類學系受民政局委託,針對中山路三十三號道路進行試掘,普遍發現繩紋陶與圓山文化層。民國81年於大鵬劇校內的探坑,發現可能是屬於先陶時代的打製石器。 |
---|---|
文化意義 | 圓山遺址是台灣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1897),同時也是臺灣考古工作初期的研究的開端。根據資料本遺址至少包含了先陶時期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訊塘埔文化/十三行文化,圓山文化可以說是代表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 |
時代分期 | 新石器時代 |
現況 | 現址為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該處現行都市計畫為公園保留地。 |
資料來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